泉石淙淙泻百寻,群峰环翠起春林。
危巅召雨云先作,不失苍生望岁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掌握和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包括诗歌的作者、诗题、注释、译文以及关键词等。此题要求“逐句释义”“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这属于综合考查型的题目,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理解分析。
本题要求对《乌龙山》一诗进行赏析。首先明确“赏析”的角度,可从手法鉴赏、情感表达、思想内容等方面入手,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如:首联“泉石淙淙泻百寻,群峰环翠起春林”,写山景,用泉水声与树木丛生来渲染,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林图。颔联“危巅召雨云先作,不失苍生望岁心”,写山势高峻,云雾缭绕,雨意渐浓,但诗人并不感到惊讶,因为他关心的不是眼前的风雨,而是百姓的安危,体现了诗人的仁者之心。尾联“苍天有眼终不负,我辈岂无报国心”,表达了诗人对苍天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的报国之志,也表明了诗人的高尚情操。最后总结“这首诗是咏史抒怀之作,借咏古讽今,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答案】
①“泉石淙淙泻百寻”,“泉石”指山中的水石,“淙淙泻百寻”形容山泉声如琴瑟之声,写出山中之清幽。②“群峰环翠起春林”,“环翠”指环绕的青山,“起春林”指春光照耀着树林,写出山间景色的秀美。③“危巅召雨云先作,不失苍生望岁心”,意思是山势高峻的地方先有云气生成,这是上天有感于人间百姓的忧虑才降下的甘霖,诗人不惊反喜,担心的是老百姓在年景不好的时候会饿肚子。④“苍天有眼终不负,我辈岂无报国心”。“苍天有眼”即苍天有耳,有眼睛能看见人间的事情。⑤诗人以自然景象喻社会现实,表现他忧民之心及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