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上秋登远目明,灈缨诚不是虚名。
晴波一片如铺练,浮石江心彻底清。
【注释】
1.退居:隐居。十咏: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诗,共十首,每首都写山中的景物和景色。高斋:指山中幽静之所。
2.亭上:指山上亭子之上。秋登:秋日登高。远目:远望。明:明亮。
3.灈缨(yín yīng 音婴缨):古代的一种冠饰,用彩色丝绳做成,垂于颔下。诚(chén)是虚名:确实不是虚名。
4.晴波:清澈透明的波浪。一片如铺练:像铺着白色的绸缎一样。
5.浮石:浮动的岩石。江心彻底清:江中心完全被水洗净了。清:洁净,清洁。
【赏析】
这首诗写山中亭子之高,视野之远。首句“亭上秋登远目明”,写登上高亭,放眼望去,秋高气爽,天光云影,尽收眼底;次句“灈缨诚不是虚名”,写自己登山时所戴的冠带,虽系有彩色丝绳,但并不张扬炫耀,所以不是虚名;第三句“晴波一片如铺练”,写眼前所见之景:江面水波荡漾,一色平涂,犹如洁白绸缎,十分明净;末句“浮石江心彻底清”,进一步写眼前所见之景:江心处,岩石浮动,水波不兴,显得格外澄澈透明。此四句写山中之景,境界开阔,色彩鲜明,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把读者引入一个宁静而又清新的境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