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县,访寻洞穴为寒亭。
屈指于今几百祀,磨崖字字何纵横。
相随栈道倚空险,来者无不毛骨惊。
我此三载迷簿领,有时一到□馀情。
娱宾烹茗遽回首,孰知亭侧藏岩扃。
成纪同僚到官始,居然心匠多经营。
乃知物理会有数,繄天通塞因人成。
鸠工畚筑忽累日,旷然疏达开光明。
初疑二帝凿混沌,虚空之□罗日星。
又若巨灵擘华岳,溪谷之响轰雷霆。
大岩既辟小岩出,壶中之景真其□。
洞门春风刮人面,其中安若温如蒸。
累垂石乳似刻削,周环峭壁无攲倾。
旧梯既去小人险,新径之易君子平。
临流又广□方丈,叠石缔宇为轩楹。
于嗟土石□□□,无情一旦建时荣。
方今出震□大器,鼎新基搆清寰瀛。
我愿天下无冻馁,有如此穴安生灵。
暖谷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暖谷》,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县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注释:这里的“县山”指的是今天的四川省广元市境内的剑门山,是蜀道上的名胜之一。“水秀且清”形容这里的山水景色秀丽清新,而“天地坯冶陶精英”则是指这里的自然景观如同经过精心雕琢的陶瓷一样精美。
赏析:此句描绘了剑门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里曾是唐代刺史的官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有唐刺史昔行县,访寻洞穴为寒亭。
注释:这里的“唐刺史”指的是唐代的官员,“行县”则是指他们到各个地方去治理政务。“访寻洞穴”是指他们在寻找合适的洞穴来建立亭子,“为寒亭”则是指他们希望这个亭子能够抵挡寒冷天气,让行人在寒冷的冬天里也能够感受到温暖。
赏析:此句描述了唐代刺史治理政务时的情景,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古代官员治理政务的赞赏之情。
- 屈指于今几百祀,磨崖字字何纵横。
注释:这里的“屈指”表示计算时间,“于今”表示现在,“几百祀”则是指几百年过去了。“磨崖字字”指的是岩石上的摩崖石刻,“何纵横”则是指这些石刻的文字排列得非常整齐有序。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古代文化传承的珍视之情。同时,也显示了作者对于古代石刻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 相随栈道倚空险,来者无不毛骨惊。
注释:这里的“栈道”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道路,“倚空险”则是指在悬崖峭壁上修建的道路非常危险。“来者无不毛骨惊”则是指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这种危险的景象所震撼。
赏析:此句描绘了剑门山悬崖峭壁的特点,以及游客们对此的感受。它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于探险精神的追求。
- 我此三载迷簿领,有时一到□馀情。
注释:这里的“此三载”表示作者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时间,“迷簿领”则是指忙于处理公务。“□馀情”则是指除了公务之外还有其他的情感寄托。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它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地位的淡泊和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
- 娱宾烹茗遽回首,孰知亭侧藏岩扃。
注释:这里的“娱宾”指的是招待客人,“茗”则是茶叶,“烹茗”则是指泡茶招待客人。“回首”则是指回头看过去的地方,“岩扃”则是指岩石的门。
赏析:此句描述了主人为客人烹茶的场景,也反映了主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于客人的款待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 成纪同僚到官始,居然心匠多经营。
注释:这里的“成纪”指的是今天的甘肃省成县,“同僚”则是指官员们的同伴和朋友。“到官始”则是指新来的官员开始工作,“心匠多经营”则是指用心良苦地进行规划和管理。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新官工作的期待和祝愿,也反映了他对于官员们的尊重和赞赏。同时,也显示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乃知物理会有数,繄天通塞因人成。
注释:这里的“物理”指的是自然科学,“会数”则是指有其规律性,“繄天通塞因人成”则是指自然界的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遵循。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思考和展望。
- 鸠工畚筑忽累日,旷然疏达开光明。
注释:这里的“鸠工”指的是招募工人,“畚筑”则是指搬运建筑材料。“忽累日”则是指花费了很多天时间,“旷然疏达开光明”则是指建筑完成后显得开阔明亮。
赏析:此句描述了建筑施工的过程和结果,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建筑工艺的魅力和价值。
- 初疑二帝凿混沌,虚空之□罗日星。
注释:这里的“二帝”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盘古氏和女娲氏,“凿混沌”则是指打破原始混沌的状态,“虚空之□罗日星”则是指用石头等材料将天空和日月星辰装饰起来。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神话故事的想象和创作,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又若巨灵擘华岳,溪谷之响轰雷霆。
注释:这里的“巨灵”指的是巨大的力量的象征,“擘华岳”则是指将华山劈开,“溪谷之响轰雷霆”则是指水流冲击山谷的声音如同雷鸣般轰鸣。
赏析:此句描述了华山被巨灵劈开的场景,也反映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壮丽之美。同时,也展现了古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崇拜之情。
- 大岩既辟小岩出,壶中之景真其□。
注释:这里的“大岩”指的是较大的岩石,“小岩”指的是较小的岩石,“壶中之景”则是指像壶中的景物一样美丽。
赏析:此句描绘了华山的壮观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洞门春风刮人面,其中安若温如蒸。
注释:这里的“洞门”指的是山洞的门,“春风刮人面”则是指春天的风轻轻地吹过脸颊,让人感到温暖舒适。
赏析:此句描述了山洞内的风景和氛围,也反映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能力。
- 累垂石乳似刻削,周环峭壁无攲倾。
注释:这里的“累垂石乳”指的是岩石上滴落的水滴形成的水珠,“似刻削”则是指它们的形状像是雕刻出来的一般精致,“周环峭壁无欹倾”则是指周围的岩石峭壁没有倾斜或塌陷的痕迹。
赏析:此句描绘了山洞内部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能力。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古代建筑技艺的钦佩和赞美。
- 旧梯既去小人险,新径之易君子平。
注释:这里的“旧梯”指的是原来的楼梯,“小人险”指的是原来的楼梯比较陡峭,“新径之易君子平”则是指新的路比较平坦,适合行走的人使用。
赏析:此句描述了山洞内的设施变化,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变革的关注和思考。
- 临流又广方丈,叠石缔宇为轩楹。
注释:这里的“临流”指的是靠近水流的地方,“又广方丈”则是指扩大的空间更加宽敞,“叠石缔宇为轩楹”则是指用石头叠成的房屋和楼台构成了一种别致的建筑风格。
赏析:此句描绘了山洞内部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也反映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建筑风格的理解和欣赏。
- 于嗟土石□□□,无情一旦建时荣。
注释:这里的“于嗟”是一种感叹的语气,“土石□□□”则是指用泥土和石头建造而成的房屋和建筑,“无情一旦建时荣”则是指这些建筑在建设后很快就变得繁荣昌盛起来。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智慧和勤劳精神的赞美,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乐观态度。
- 方今出震□大器,鼎新基搆清寰瀛。
注释:这里的“出震□大器”指的是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鼎新基搆清寰瀛”则是指国家的制度和政治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和提升。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发展和变革的赞扬和祝福,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关心和关注。
- 我愿天下无冻馁,有如此穴安生灵。
注释:这里的“冻馁”指的是饥饿和寒冷导致的死亡,“有此穴安生灵”则是指有了这个洞穴就能保护和养活人们的生命不受冻馁。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民福祉的关心和愿望,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的深深期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