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颜子巷,还自种忘忧。
偶病闲辜月,因吟瘦过秋。
泣多曾忆阮,贫极尚师丘。
散拙兼成癖,如何称俗流。

【注释】

颜子:颜回,春秋时鲁国孔子弟子。颜回居陋巷而乐道不贫,世称“陋巷先生”。忘忧:指颜回。《论语·雍也》载:颜回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辜:负。

瘦过秋:形容身体瘦弱,像秋天的树一样消瘦。

泣多:哭得太多,形容悲伤之深。

师丘:向孔子学习。

散拙、俗流:散漫笨拙和平庸世俗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自题诗,诗人以“颜子”自比,表达了他安贫乐道、淡泊明志的情怀。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自己与古人同病相怜,后两句抒发自己不为世俗所动的高尚情操。

首句点明题意,说明诗人自居陋巷,自种忘忧。颜回是孔子的高足,曾为贫士,所以诗人用“颜子”来比喻自己;“还自”,即“还是”,表现了诗人的自谦之意;“种忘忧”则表明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

次句承上启下,说明诗人因疾病而感到寂寞无聊,只好借吟诗打发时光。“闲”、“辜”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因病而闲居无聊的心情,也表现出他不甘于寂寞的精神状态。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因疾病而消瘦的情状。“吟瘦”两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因病而感到身体的虚弱,更表现了他面对困境而依然乐观的精神状态。

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表白。“泣多”两字,既表现了诗人因悲伤而哭泣之多,也表现出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忆阮”,即怀念阮籍;“贫极尚师丘”,即穷尽一生仍向孔子学习。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他坚守节操、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

末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前文写诗人自比“颜子”、“阮籍”、“孔丘”,表现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满足,而是继续发出感慨:“散拙兼成癖,如何称俗流。”意思是说:我这种散漫笨拙的性格,加上追求真理的癖好,怎么能够和那些庸俗世俗的人相比呢?

这首诗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他的高尚人格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