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侵晓踏青霜,九里松阴引兴长。
云雾浅深山变态,风烟舒卷水晶光。
千岩寒月笼疏薄,一笛西风度渺茫。
短艇不来人意懒,谁知搔首正相望。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芒鞋侵晓踏青霜”

  • 解释:早晨,穿着芒草编织的鞋子,踏上了覆盖着清晨露水的青石小道。
  • 关键词注释:「芒鞋」 - 一种用草或竹片编成的简易鞋。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早起的人在寒冷而清澈的清晨中行走,展现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次句“九里松阴引兴长”

  • 解释:九里长的松树林荫下,我的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久久不能忘怀。
  • 关键词注释:「九里」 - 这里可能指距离,也形容树荫之长。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愉悦和心灵的共鸣,松树的阴凉给人带来了舒适和放松。

第三句“云雾浅深山变态”

  • 解释:山上的云雾时浓时淡,变幻莫测,展现出自然的神秘之美。
  • 关键词注释:「变」 - 变化,多变。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通过“变态”一词,传达出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

第四句“风烟舒卷水晶光”

  • 解释:风烟之中,隐约可见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光芒。
  • 关键词注释:「舒卷」 - 形容烟雾流动、扩散的样子。
  • 赏析:这里的“水晶光”象征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和柔和的光线,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第五句“千岩寒月笼疏薄”

  • 解释:无数岩石在寒月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幽静,月光洒落在稀薄的天空中,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氛围。
  • 关键词注释:「疏薄」 - 稀疏,薄。
  • 赏析:这一景象让人感到孤独和寂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美的领悟。

第六句“一笛西风度渺茫”

  • 解释:吹起笛子,悠扬的音调随风飘荡,但声音似乎在空旷的天地之间变得遥远和模糊。
  • 关键词注释:「度」 - 越过。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种音乐与环境的和谐共存,笛声在空旷的空间中回荡,增添了一种诗意的美感。

末句“短艇不来人意懒”

  • 解释:没有人驾船来打扰这份宁静,这让我感到有些懒散和无聊。
  • 关键词注释:「不来」 - 没有到来。
  • 赏析: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外界干扰的不满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总结

《宿普圆寺二首》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内心的宁静追求。每一联都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诗人的情感体验,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