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飘零几送春,飞蓬无地寄孤根。
梦回南浦人千里,醉倚东风酒一樽。
可是今年暗寒食,不堪多病怯黄昏。
儿童自趁秋千约,花落空庭独掩门。
注释:
- 寒食日书事:在寒食节这天写诗。
- 江海飘零几送春:漂泊在江湖上,已经过了好几个春天了。
- 飞蓬无地寄孤根:像飞蓬一样随风飘荡,没有固定的栖息之地,比喻自己四处漂泊,无处安身。
- 梦回南浦人千里:梦见自己在南边(可能是家乡)的路上,距离遥远,仿佛有千里之遥。
- 醉倚东风酒一樽:喝着美酒,倚靠在风中,仿佛整个世界都醉了。
- 可是今年暗寒食:今年的寒食节似乎有些不同。
- 不堪多病怯黄昏:身体多病,害怕黄昏时分。
- 儿童自趁秋千约,花落空庭独掩门:孩子们自己玩耍,在庭院里荡秋千,而我却独自关上了家门,独自一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夜闻吴处士家童歌》中的一首。全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述诗人在节日里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江海飘零几送春”,描绘了诗人身处江湖之中,度过了几个春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奈。江海之间,他漂泊不定,如同飘零的落叶,无法停留。而春天的来临又意味着新的开始,但对他来说,却是一种无尽的等待和期盼。
次句“飞蓬无地寄孤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飞蓬随风飘荡,没有固定的栖息之地,就像诗人四处漂泊,无处安身。这里的“孤根”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梦回南浦人千里”,诗人在梦中回到了南方的故乡,但发现距离遥远,仿佛有千里之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虽然身处异乡,但是心系故土,无法忘怀。
第四句“醉倚东风酒一樽”,描述了诗人在寒食节里醉酒的情景。他倚靠在东风中,仿佛整个世界都沉醉了。这里的“东风”象征着温暖和希望,而“酒一樽”则是诗人借酒浇愁的象征。
最后两句“可是今年暗寒食,不堪多病怯黄昏”,表达了诗人对今年寒食节的不同感受。可能是因为身体多病的原因,他对黄昏时分感到害怕。这里的“暗寒食”和“多病”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尾联“儿童自趁秋千约,花落空庭独掩门”,描绘了儿童们欢快地玩耍,而诗人独自关上了家门,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庭院。这里的“空庭”和“独掩门”都是诗人孤独的象征。
整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节日里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