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挂危樯两席开,孤城西望几时回。
飘摇一舸随潮去,仿佛三山入眼来。
身世从今寄云海,亲朋何在渺风埃。
乘桴肆志吾安敢,就戮鲸鲵亦快哉。

【注释】

发四明:出发到浙江的东部。奔昌国:向浙江的西部。韩叔夏:作者的朋友,名不详。觉民参政:作者的朋友。

危樯:高高的船桅。两席:指船。几时回:什么时候能回来。几时,何时。

飘摇:形容小船摇摆不定。三山:泛指浙江的东、北、西三面。入眼来:进入我的视野。

云海:比喻无边无际的天空,也借指人世间或世事。亲朋:这里指朋友。渺风埃:指渺茫如微尘。

乘桴(fú):古代一种用木头做的小筏子,可以浮在水里。肆志:尽情享受。吾安敢:我怎么敢。就戮(lù)鲸鲵(niānliá):受难。就戮,受刑杀。鲸鲵,大鱼,这里比喻敌人。亦快哉:也痛快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出使四明(今浙江宁波)至昌国(今浙江温州)期间所作。

首联“晓挂危樯两席开,孤城西望几时回。”写的是诗人清晨登舟,在海上行进,看到远处的海岛,想到此行的前途和归期,心情十分焦虑。危樯即高耸的桅杆,两句诗的意思是:早晨挂着高高的桅杆,船舱里铺着席地,打开窗户,看着远方的海景。孤城的西边远远望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诗人写自己的心情,从内心写起,把个人感情和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交织在一起。

颔联“飘摇一舸随潮去,仿佛三山入眼来。”写的是诗人在海中航行,看见前面有海岛,以为是故乡,其实不是,但依然觉得像是故乡一样熟悉,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颈联“身世从今寄云海,亲朋何在渺风埃。”写的是诗人在海上漂泊,感到身世飘零,像在云端,没有亲人和朋友在身边。这里的“云海”和“风埃”都是比喻,表示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乘桴肆志吾安敢,就戮鲸鲵亦快哉。”写的是诗人在海上漂泊,虽然感到孤独和无助,但也有一种快感,就像受到敌人的迫害一样。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即使遭受不幸,也要勇敢地面对,因为这就是生活的真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