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斗米笑徒劳,薄宦何能损一毛。
他日未应忘令尹,今年还是省东曹。
溟鹍得水鳞终变,韝鹗逢秋势必高。
隋岸春深好杨柳,莫将归思滞江皋。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赵鼎臣通过其作品传达的情感与思想。

  • 诗句解析
  1. “折腰斗米笑徒劳”:这句表达了张子仪对于自己职位和责任的认识,即便面对微小的职位也能展现出不屈的精神,即使感到徒劳也不失风度。
  2. “薄宦何能损一毛”:强调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官,也无法削减或损害他的一丝一毫。
  3. “他日未应忘令尹”:暗示了未来可能有机会恢复或提升到更重要的地位,如古代的令尹(宰相)那样的重要角色。
  4. “今年还是省东曹”:尽管有过去的经验教训,但诗人仍然选择在当前的职位上尽职尽责。
  • 译文对照
  1. “折腰斗米笑徒劳”,薄宦何能损一毛。”:虽然我是小官,但却不能减少自己的一根头发。
  2. “他日未应忘令尹”,今年还是省东曹。”:未来或许有机会,现在还是做我目前的工作。
  3. “溟鹍得水鳞终变”,韝鹗逢秋势必高。”:就像鱼龙随水而动终将改变形态,鹰鹫在秋天必定会高飞远举。
  4. “隋岸春深好杨柳,莫将归思滞江皋。”:隋朝的河岸春天景色宜人,不要让思乡之情阻碍你的前程。
  • 赏析与创作背景
  1. 赵鼎臣在这首诗中不仅反映了个人的遭遇和心境变化,也折射出宋代官场的现实与个人命运的纠结。诗中提到的“令尹”,指的是古代楚国的重臣,这里用来比喻未来可能的高升或重要位置。诗中的“今还是省东曹”则反映了作者在当前职位上的坚守和努力。
  2.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张子仪因某些原因被罢免官职后,赵鼎臣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张子仪的支持和勉励,希望他能在未来找到更合适的机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无奈与坚持。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更是对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的一种反思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和欣赏,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诗歌创作的深度与广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