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倒景蘸清溪,掩映银蟾景绝奇。
题柱惜无人继志,览今思古强吟诗。
【注释】
麻沙:地名,在福建省。八景:指闽地的名胜古迹或自然风光。岱山:在福建福州市。夕照:夕阳西下时的景象。长虹:形容彩虹。倒景:映在水中的影子。蘸(zàn):浸、泡。清溪:清澈的小溪。掩映:遮蔽,遮掩。银蟾:月亮,这里指月亮形似银元。绝奇:非常奇异。题柱:立在石碑上作题词。人继志:有人继承志向。览今思古:观察现在想到过去。吟诗:作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宋淳熙八年(公元1189年),游麻沙八景后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麻沙八景中的“岱山夕照”一景。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历史遗迹的眷恋之情以及怀古之情。
首联“长虹倒景蘸清溪,掩映银蟾景绝奇”,描绘了麻沙八景之一的“岱山夕照”。长虹倒影,与清澈的溪水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图画之中。这里的“银蟾”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它洒在湖面上,形成了一片银色的光辉,令人陶醉。
颔联“题柱惜无人继志,览今思古强吟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眷恋和怀古之情。他惋惜麻沙八景中的历史遗迹已经不复存在,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将这种美好的记忆传递给后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麻沙八景的美丽景色。
尾联“题柱惜无人继志,览今思古强吟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珍视和对怀古之情的表达。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们感受到麻沙八景的美好和魅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麻沙八景之一的“岱山夕照”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眷恋之情以及怀古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歌的魅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