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飘泊又经年,却忆槎头缩项鳊。
三伏炎光真烁石,重湖骇浪远连天。
快风坐阅千帆过,上水徒劳百丈牵。
坎止流行随所遇,便当归去访林泉。
【解析】
“雁峰”即雁荡山,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永嘉、洞头三县交界的海上,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槎头缩项鳊”是说江上漂流的木筏子上,有一种鳊鱼缩着脖子像在躲避危险。“三伏炎光真烁石”是说夏天的烈日如火,热得石头也发出光来。这两句写出了大江行舟的艰难和炎热。“重湖骇浪远连天”是说湖中波涛汹涌,浪高似天,船只能远远地跟随着波浪航行。“快风坐阅千帆过”是说顺风使帆船飞快行驶,看着千帆竞发。后二句写乘船人的心情:虽然乘着顺风,但是看到前面有险滩,还是不能轻易渡过,只能徒劳地拉纤。“坎止流行随所遇”是说人生道路上遇到什么险境,就要勇敢地去面对;遇到什么困难,就努力去克服。“便当归去访林泉”意思是: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就回去吧,去寻找那幽深静美的林泉吧。赏析:
全诗写江行阻风,先叙其事,次及所见,再抒情怀,最后归结到人生态度。首联点出时令是夏伏天气,用“雁峰”、“槎头鳊”写景见意,以自然景物作比兴,暗寓诗人对前途的忧虑。“三伏炎光真烁石”,写酷暑难当的情状;“重湖骇浪远连天”,写波涛汹涌之景象;“快风”四句,写乘风扬帆之快;“坎止流行随所遇”,写乘风破浪之勇;结尾二句,写乘风破浪而归之情。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于进取、乐观豁达的精神。诗人不因旅途的艰难而退缩,反而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它,战胜它。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