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龛几百年,古木阚云掩。
崖倾千仞垂,路县一线险。
飞𤜴喜曾巅,羸骖怯虚堑。
枫叶红斓斑,松□翠摇飐。
石皴风雨剥,殿古木□□。
拂拭坐空岩,□□□□琰。
江势从何来,斗然不□□。
凭危意欲飞,□□□□□。
鸟鸣山更幽,□□翠□染。
烟际漾渔舠,风前乱□檿。
缓赏有馀欢,高怀无一□。
尺璧非所宝,白圭焉受玷。
入蜀莫言□,得郡亦云忝。
□□长安□,犹胜山阳贬。
平生足疏旷,宁复事拘检。
佳时方一来,薄日已半晻。
雨馀□□深,月堕山楼黡。
□重□□高,□护神光闪。
□乐乐□□,君忧忧岁歉。
□□□吴□,□□不□点。

【注释】

奉和郭使君游光福寺云闲阁二十韵:这是诗人为郭使君游光福寺所作的诗,共二十韵。

南龛几百年:指光福寺在南边的一个岩石上的洞穴。龛,岩穴。

古木阚(kǎn)云掩:古树茂密遮盖了云。阚,覆盖。

崖倾千仞垂:崖高千仞,陡峭的悬崖直垂下。

路县一线险:道路狭窄,如同悬挂在山间的线一样危险。县,通“悬”。

飞𤜴喜曾巅:飞翔的鸟喜欢停留在山顶。𤜴,同“鹞”,一种猛禽。

羸(lié)骖(cān)怯虚堑(qiàn):疲弱的马害怕走在空旷的地方。羸,瘦弱。骖,马驾。堑,沟壑。

枫叶红斓斑:枫树叶子红艳斑斓。

松□翠摇飐(zhàn):松针摇曳着,仿佛是在晃动。

石皴风雨剥:石头因风吹雨打而显得粗糙。皴,皮肤皱起的样子,这里形容山石因风化作用变得粗糙不平。

殿古木□□:殿堂中的古木苍老挺拔。

拂拭坐空岩:坐在空荡荡的山岩上拂拭尘埃。

□□琰(yǎn):指美玉,也泛指珍宝。

江势从何来,斗然不□□:江水是从哪里流来的?突然间它又没有声音了。斗然,突然。

凭危意欲飞:站在高处,心中想要飞起来遨游。

□□□□琰:美玉。

烟际漾渔舠(zhú):烟雾弥漫中,渔船在波浪中浮动。漾,浮游。渔舠,渔船。

风前乱□檿(lì):风吹来时,树枝随风摇摆。

缓赏有馀欢,高怀无一□:慢慢欣赏,心里很快乐;但胸怀开阔,没有一点烦恼。缓赏,慢慢的欣赏。

尺璧非所宝:即使有一块美玉,也不是我所珍爱的。尺璧,指美玉。所宝,珍惜。

白圭焉受玷:洁白的玉石怎么会有瑕疵呢?白圭,指美玉。玷,污点。

入蜀莫言□:进入四川不要说这些事。莫,不要。

得郡亦云忝(tiǎn):做了官也要说对不起自己。

□□长安□:与《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中的“归去来兮辞其文”相呼应,都是表示自己的归隐之意。长安,指京城长安。

犹胜山阳贬:比在山阳县做官时受到的贬谪好得多。山阳,即山阳郡,汉郡名,治所在彭城。

平生足疏旷:我一生最喜爱自由不羁的生活。疏旷,不受拘束。

宁复事拘检:再也不会对束缚自己的规矩有所顾忌。

佳时方一来,薄日已半晻(yǎn):美好的时光才刚刚到来,天已经暗了下来。

雨馀□□深:雨后山涧水流回旋曲折的地方显得更加深远。

月堕山楼黡(yǎn):月亮落下,山间楼房被笼罩在一片暗影之中。

□重□□高,□护神光闪:山峰重重叠叠高耸入云,神光照映在山间。

□乐乐□□,君忧忧岁歉:百姓快乐而忧愁的是一年的收成不好。

□□吴□,□□不□点:吴地的水灾和旱灾,都不及一点小事的影响大。

【赏析】

此首七律是奉和郭使君游光福寺云闲阁二十韵之作。全诗以写景为主,抒发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思。《奉和郭使君游光福寺云闲阁二十韵》这首诗是郭使君出游光福寺时作者奉和的诗篇。光福寺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郊钟山南麓,南朝梁武帝曾在这里讲经说法,因此又称梁皇寺。光福寺周围风景优美,是游览胜地。这首诗就是描写光福寺及其周围景色的名作。

首联“南龛几百年,古木阚云掩”,开笔便写景,描绘出光福寺的历史久远以及林木蓊郁的特点。“古木阚云掩”一句中“阚”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树木茂盛遮天蔽日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古老的森林中,感受到那浓郁的氛围。

颔联“崖倾千仞垂,路县一线险”则进一步描绘了光福寺周围的地势特点,悬崖峭壁、道路狭窄且危险,给人一种险峻之感。这两句诗通过对地势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光福寺所在之地的独特魅力和神秘气息。

颈联“飞𤜴喜曾巅,羸骖怯虚堑”,则转向了对鸟儿飞翔的描写。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鸟儿视为能够飞向天空、享受自由自在生活的精灵。而那些疲惫不堪的马匹则因为害怕走在空旷的道路上而感到恐惧,它们只能在狭窄的路径上小心翼翼地前行。这两句诗通过鸟儿与马儿的不同状态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尾联“鸟鸣山更幽,烟际漾渔舠”,则进一步描绘了光福寺所在的山谷美景。鸟儿在山谷中欢快地歌唱,给原本寂静的环境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而那远处弥漫的烟雾使得整个山谷看起来更加深邃莫测,仿佛隐藏着许多未知的秘密。同时,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天空与山峦的美景,让人不禁想起那遥远的江南水乡风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情感真挚。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光福寺周围的山水风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让人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安详。同时,诗歌中蕴含着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让人深思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