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味栾城旧,潜光谷口栖。
雄文联组绣,高论吐虹霓。
遽忽悲丹旐,无因祀碧鸡。
徒嗟太丘德,位不至公圭。
【注释】
称味:称赞。栾城:指汉末袁绍的部将,名审,字伯求,封栾城县侯。潜光谷口:即谷口山,在洛阳东北四十里。雄文联组绣,高论吐虹霓:比喻文章如锦绣般绚丽多彩,议论如彩虹般绚丽耀眼。遽忽悲丹旐:忽然悲伤地看见红白相间的旗幡。无因祀碧鸡,徒嗟太丘德:没有地方祭祀那只神鸟,徒然叹息自己的德行不如太丘长。位不至公圭:没有官位,不能像公圭一样显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好友苏涣去世后所撰挽词。
首联“称味栾城旧,潜光谷口栖”,写苏涣曾于公元184年(汉灵帝中平六年)为太尉杨彪、司徒袁隗、司空王允等所尊奉,号曰“三君”。其人“雅尚儒术”,有高士之操,故称“三君”。这里既赞颂了苏涣生前的人品和才学,又点出了他去世的时日。
颔联“雄文联组绣,高论吐虹霓”,用华丽的辞藻赞美苏涣的文章与言论。雄文:指文章宏伟壮丽。联组绣:喻文章华丽如绣。高论:高超的见解或言论。虹霓:指彩虹。这里借指苏涣的言论光芒四射。
颈联“遽忽悲丹旐,无因祀碧鸡”,写好友去世后,悼念之情难以言表,只好以祭奠的形式表示对友情的珍重与怀念。丹旐:红色的旗帜,古代用于送葬。
尾联“徒嗟太丘德,位不至公圭”,写苏涣虽然德才兼备,但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太丘:地名,这里代指友人。公圭:古玉器名,这里比喻官爵。
诗人通过赞美苏涣的品德与才能以及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惋惜,表达了对好友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