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小名为驳,临河体实轻。
扪滩鱼贯上,放溜雁行行。
云气仙山静,风声远树鸣。
时和春又暮,旷览可娱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意义和美感。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舟小名为驳,临河体实轻。
  • “驳”在这里指的是小船。
  • “临河体实轻”形容小船虽然体积不大,但在河水中却显得轻盈而敏捷。
  1. 扪滩鱼贯上,放溜雁行行。
  • “扪滩”指在河滩上行走或攀爬。
  • “鱼贯上”形容人们像鱼一样有序地前进。
  • “放溜雁行行”则形象地描述了船只在水中缓缓移动的景象,就像大雁飞行时的行列。
  1. 云气仙山静,风声远树鸣。
  • “云气仙山静”描绘了天空中飘荡的云雾,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风声远树鸣”则通过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幽远的氛围。
  1. 时和春又暮,旷览可娱情。
  • “时和”指的是春天天气晴好。
  • “春又暮”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时光匆匆。
  • “旷览可娱情”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也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独特感悟和赞美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诗歌注重意境和韵味的特点,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