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静深山里,幽栖趣偪真。
青楼何足契,白雪故相亲。
守道无妨困,藏书不圣贫。
昔人嘉遁汉,我亦爱逃秦。

【注释】

①幽栖:隐居生活。趣真:追求真理。

②青楼:泛指繁华之地,这里指富贵人家。

③守道无妨困:坚守道义并不妨碍陷入困境。

④圣贫:圣人也难免贫穷。

⑤昔人:古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隐逸之作。诗人以隐者的身分,表达了自己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之情。前四句写深山中的隐居生活,后四句写守道而不免于困的感慨,最后点明自己的归隐之意。全诗自然流畅,意境深远。

首联“习静深山里,幽栖趣逼真”,写的是隐者在深山中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诗人以“习静”二字起笔,表明他长期修炼静功,已达到了一种入定的状态。“幽栖”,即幽居,是指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在这里过着清静的隐居生活。“趣真”,则是指这种隐居生活所追求的是真正高洁、纯净的精神境界。

颔联“青楼何足契,白雪故相亲”,则是对上文的进一步发挥与深化。这里的“青楼”指的是世俗繁华之地,是人们经常出入的地方。然而,对于一位志向高远的人来说,这样的场所显然不能算是值得留恋的地方。因此,诗人用“何足契”来形容青楼,意谓青楼之乐,与自己追求的高洁精神境界相距甚远。而“白雪”,则是诗人用以象征高洁、纯净之物。“故相亲”三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白雪之间深厚的感情联系,也体现了他对这种纯洁情感的珍视。

颈联“守道无妨困,藏书不圣贫”,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处世哲学。诗人认为,坚守道德规范并不妨碍陷入困境,反而可以在困境中锻炼出更加坚定的意志和品格。至于藏书而不为圣人所讥笑,更是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持和保护。

尾联“昔人嘉遁汉,我亦爱逃秦”二句,则是诗人自喻之言。诗人以古人避世而居的行为为例,表达了自己同样喜欢逃避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和不满,认为世人过于崇尚功利,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

整首诗以隐者的身份,抒发了自己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对比青楼之乐与白雪之亲,以及坚守道德规范和保持人格尊严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批判,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