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秋雨后,足迹遍溪山。
月入芦花冷,风磨柳叶残。
群乌乱木末,独雁咽云端。
此景堪谁遣,村醪味带酸。
山中即景四首
故园秋雨后,足迹遍溪山。
月入芦花冷,风磨柳叶残。
群乌乱木末,独雁咽云端。
此景堪谁遣,村醪味带酸。
【注释】
- 《山中四首》为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诗人于秋日重游故地,触景生情,写下四首诗,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劳碌的感慨。
- 故园:指家乡。
- 足迹遍溪山:足迹遍布整个山水之间。
- 月入芦花冷:月亮映照在芦花丛中,显得十分寒冷。
- 风磨柳叶残:寒风吹过,柳叶被磨得残破不堪。
- 群乌乱木末:许多乌鸦飞来停在木末(树梢)上。
- 独雁咽云端:一只孤雁飞向天空,发出呜咽的声音。
- 此景堪谁遣:这种美景让人如何排遣?堪:可以;遣:排遣。
- 村醪味带酸:农家自酿的美酒味道酸涩。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期所作,通过描写秋日里的自然景色和乡村景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旅途的辛苦感受。
首联“故园秋雨后,足迹遍溪山。”写诗人回到故乡,看到秋雨后的山水景象,感受到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这里的“足迹遍溪山”意味着诗人已经走遍了所有的山川,这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辛劳和劳累。
颔联“月入芦花冷,风磨柳叶残。”进一步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色。月光映照在芦花丛中,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格外寒冷;微风吹过,柳叶被磨得残破不堪,这既展现了秋天的自然美,也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和劳累。
颈联“群乌乱木末,独雁咽云端。”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许多乌鸦飞来停在木末(树梢)上,而一只孤雁则飞向天空,发出呜咽的声音。这两句诗既展示了秋天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尾联“此景堪谁遣?村醪味带酸。”诗人问自己,这种美景该如何去排遣?这里的“村醪”,指的是农家自酿的美酒,其味道酸涩。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暗示了自己在旅途中的辛苦和劳累。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旅途中的辛劳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