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一凸起金峦,举目浑如甑底看。
偃月苍松多少树,敲风翠竹两三竿。
石头苔藓痕常湿,叶底杨梅味带酸。
谁学林君来结屋,风光应不让孤山。
甑山
湖心一凸起金峦,举目浑如甑底看。
偃月苍松多少树,敲风翠竹两三竿。
石头苔藓痕常湿,叶底杨梅味带酸。
谁学林君来结屋,风光应不让孤山。
译文:
甑山是湖心的一个突出部分,远远望去就像是放在甑子里一样。
有无数棵苍松在山腰上,风吹过发出阵阵响声。
石头上有苔藓的痕迹,经常被雨水打湿。
树叶底下的杨梅味道很酸,让人垂涎欲滴。
谁能像林君一样在山上建房呢?这里的风光一定比孤山还要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甑山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特征。首句“湖心一凸起金峦,举目浑如甑底看。”形象地描述了甑山在湖中央的位置,就像一只金灿灿的甑子一样,让人忍不住想要从上面俯瞰整个湖泊。接着,“偃月苍松多少树,敲风翠竹两三竿。”描绘了山腰上的青松和竹子,它们仿佛是月亮形状一般,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最后两句“石头苔藓痕常湿,叶底杨梅味带酸。”则更具体地描绘了甑山的环境特点,石头上长满了苔藓,叶子底下的杨梅味道酸酸的,这些都是自然赋予甑山的独特魅力。整首诗通过对甑山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