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旌虽有旧,道路亦劳形。
不用携书尺,惟当带酒瓶。
柘空淮茧白,梅近楚秧青。
尔以亲为请,仁人岂厌听。

【注释】

  1. 无为:县名。在今安徽省。
  2. 双旌:指两顶官帽。旧时出使,用两顶官帽表示身份,称“双旌”。
  3. 道路:犹言旅途。
  4. 柘(zhè)空:柘木丛生的树,即桑柘。
  5. 淮茧:指柘蚕,产于江南淮河一带。
  6. 楚秧:指春种的稻田。
  7. 亲:这里作动词用,是向人请求的意思。
  8. 仁人:指有德行的人,这里泛指上级官员。
    【赏析】
    这是送别友人谢耘之的诗。诗写友人离别时的情态和所带物品,以及作者对友人的劝勉与祝愿。
    首联两句,诗人先以“双旌”点明送别的对象。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友人远行途中的形象。“虽”、“亦”二词,表明诗人对友人路途劳顿的关切之情。
    颔联两句,写友情深厚。“不用携书尺”,意谓无需携带书信和文房四宝之类的物品,而只需带上美酒;“惟当带酒瓶”,则暗示友人将饮美酒解乏。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交往习惯。
    颈联两句,写景兼抒情。“柘空”句中“空”字,既指柘木丛生的树,也暗指柘蚕;“淮茧白”句中“茧”字,既指柘蚕产茧,也借指柘丝织品。这两句,既写出了春天景色的美好宜人,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一路平安、顺利抵达目的地的祝愿。
    写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与祝愿。“尔以亲为请”,意为你要向亲友辞行。“仁人岂厌听”,则是说作为有仁德之人(即诗人),怎会因为亲友的离别而感到不快呢?这两句话,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体贴,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把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