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送山民归旧庐,子今复去我何如。
渐成老大难为别,早占清闲未是疏。
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
有人来问陶贞白,说与华阳何处居。
已送山民归旧庐,子今复去我何如。此句出自宋代诗人赵师秀的《送翁卷入山》。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号灵渊,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文学家和书法家,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为“永嘉四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原文:
已送山民归旧庐,子今复去我何如。
渐成老大难为别,早占清闲未是疏。
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
有人来问陶贞白,说与华阳何处居。词语解读:
- 已送:指已经送走了。
- 山民:指居住在山上的村民。
- 子今复去:意为你今天又要离去了,表达了一种不舍的情绪。
- 渐成老大:形容自己逐渐变得衰老、年迈。
- 难为别:形容离别时的困难和不易。
- 占:占据,此处指占有时间。
- 清闲:指清静悠闲的生活。
- 疏:疏远,不密切。
- 小雨:细雨,常用来形容天气阴沉或心情低落。
- 种药:种植药物,这里可能是指春天的农事活动。
- 寒灯:寒冷中的灯火,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孤独和寒冷。
- 修书:写信,指书写信件。
- 华阳: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位于四川中部,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刻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感人。
- 诗中的“小雨”“寒灯”等意象,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种孤独感可能来源于生活的压力和内心的矛盾,也可能是由于对友人的思念而引起的。
- 诗中的“渐成老大难为别,早占清闲未是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他认为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难以避免的,需要接受并适应。同时,他也认为生活中还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放松自己。这种态度既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 诗中还提到了“说与华阳何处居”,这句话可能是在询问友人在遥远的华阳是否有安身之处。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也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送翁卷入山》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