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府新仪置六曹,壮威京尹势增豪。
屡空囹圄人知化,典宪从中力不劳。

宫词

都府新仪置六曹,壮威京尹势增豪。
屡空囹圄人知化,典宪从中力不劳。

注释

  1. 都府新仪:指都府的新政,可能涉及到行政或司法方面的新规定、改革。
  2. 六曹:古代官署名,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这里特指六部。
  3. 壮威京尹:指在京师担任重要官职的官员,这里的“京尹”通常指的是首都地区的最高长官,具有一定的威严和权力。
  4. 势增豪:形容权力和地位更加显赫,豪气冲天。
  5. 屡空囹圄:意思是多次使监狱空无一人,意味着通过严刑峻法使得罪犯无处藏身,从而有效地打击犯罪。
  6. 典宪:指典章制度和法律,这里特指国家的法律。
  7. :中间,这里指代“内”,指朝廷或政府。
  8. 人知化:人们开始明白教化的重要性。
  9. 典宪从中力不劳:虽然有严格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但因为皇帝的旨意,这些力量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都府的新法规政策,以及其对京城治安的影响。诗中描述了都府推行新法后,京师地区的法治环境有了显著改善,罪犯被捕率大幅下降。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法治效果的质疑,认为虽然法律制度完善,但因皇帝的旨意,实际执行时并未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力。

从诗歌的字面意义上看,它反映了一种理想的法治状态,即通过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维护社会的秩序与正义。同时,诗中也揭示了政治权力对于法律实施的重要影响,强调了即使在理想状态下,政治因素也可能成为制约法治效果的关键因素。

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反思。通过对都府新法和京师治安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现了法治的力量,也表达了对法治能否真正解决问题的疑虑。

这首诗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的法治状态,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政治权力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