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井中涵皓月精,群龙奋搦运金罂。
仙人灌沐知何代,唯见玻瓈透骨明。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贺的作品。李贺的诗,常以奇特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幽冷的语言,表现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热切向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太清乐
东井中涵皓月精,群龙奋搦运金罂。仙人灌沐知何代,唯见玻瓈透骨明。
注释:
- 太清乐:指月亮。
- 东井中涵皓月精:在井底汲取明月的精华。
- 群龙奋搦运金罂:一群龙奋力扭动着金罂(古代盛酒或装物的器具)。
- 仙人灌沐知何代:仙人沐浴时不知是什么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诗。诗人把明月拟人化了,赋予它生命,写它“汲水”于井底,“运金”于瓶中。这两句诗既形象地写出了明月的神奇,又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后两句诗则写月之高洁。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月亮比喻为仙人,说它不知是什么朝代的人,但只看见它的光辉可以照得人骨头透亮。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典故。晋代葛洪《神仙传》记载,汉成帝时期,长安城西有一座玉山,山上有白鹿,白鹿口中常有仙药流出,人们称之为“玉浆”,饮用后可以长生不老。相传这种药液是月中的吴刚所采集,他怕别的野兽偷吃,所以日夜守护在月宫中。后来,这种药液流入人间,便出现了传说中所说的“饮之可以长生不老”的传说。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贺的诗句借用了这个典故,进一步赞美月亮的高洁,表现了作者对月亮的无限仰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