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斫蓱芜地,亭台出水濒。
人知便行乐,谁识念贤臣。
淡月花无影,微风浪有鳞。
飞梁如跨水,游子更来频。

【注释】:

  1. 旋(xuán)斫(zhuó):砍伐。蓱芜地:杂草。
  2. 亭台:楼台亭阁。出水濒:临近水面,靠近水边。
  3. 行乐:游乐,消遣。
  4. 谁识:何人知晓。
  5. 飞梁:高耸的屋梁,如跨水上,指亭台。

【译文】:
新筑的文宣公祠宇刚建成,就砍伐杂草,建造了一座亭台。
人们只知道这里方便游玩,却不知这里曾经有一位贤臣。
夜晚的月光下花影全无,微风里浪头有鱼游动。
那高高的飞梁仿佛要横跨在水上,游子更加频繁地来到这里。

【赏析】:
本诗为题咏文宣公祠宇之作。“旋斫蓱芜地”,言祠宇之建是因应地势而为之;“亭台出水濒”,“水濒”即水边,言其临水之便,便于游乐。诗人以“人知”二句赞颂文宣公祠宇之便利,又以“谁识”、“念贤臣”二句暗刺当权者不识贤良、不恤民力,从而讽刺了那些只图享乐、不顾百姓的统治者。“淡月”“花”二句写景,“花无影”喻文宣公祠宇之空寂无人问津,“微风”则暗示着庙中之幽静,也暗示了庙中的清贫。“飞梁”句写文宣公祠宇之高峻。末两句写游子频来,既点明文宣公祠宇之高峻,又暗示出游子之所以频来,是因为这里有贤臣,有贤臣则天下太平,国家兴旺发达。此诗以咏祠宇起兴,以颂贤臣收尾,寓讽于咏之中。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照应,脉络清晰,语言平易,形象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