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级跻攀险,肩舆若上天。
云端开净刹,峰顶见平田。
水石清无价,烟霞翠满前。
高僧卜居此,意欲断尘缘。
【注释】
级级跻攀:一步步地攀登。
肩舆若上天:肩舆即轿子,若上天指好像在天上飞腾一般。
云开净刹:佛教语,谓佛的净土,这里代指南山寺,即南华寺。
平田:指平坦的田野。
水石清无价:指水清澈见底,石头干净如玉。
烟霞翠满前:指山林景色秀丽。
高僧卜居此:僧人选择在此建庙定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游览了南华山寺,被其秀美的景色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七绝。整首诗写得十分生动、形象,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级级跻攀险”一句写登山的艰难。作者从山下开始,一步一步地攀登到山顶,这山路是那么的陡峭,那么的险峻,使人感到仿佛是在天上游,所以用了“跻攀”一词来形容。“肩舆若上天”两句写登临所见,意兴飞扬。“肩舆”是指抬轿,也就是轿子。诗人登上山峰,就像坐在轿子里,一下子好像来到了天堂,所以用“若上天”形容。
诗人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美丽景色:“云端开净刹,峰顶见平田。”这里的“云端”、“净刹”,都是用来形容南华山寺周围环境优美。而“峰顶”则是指山的最高处。在这里,诗人用“峰顶见平田”来形容山之高耸入云,令人叹为观止;又用“云端”来形容山之高远,令人心旷神怡。
“水石清无价,烟霞翠满前”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南华山寺周围的自然美景。这里的“水石清无价”,用来形容山上的水和石的清丽之美,让人感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又用“烟霞翠满前”来形容山上的云雾缭绕,景色宜人。
最后一句“高僧卜居此,意欲断尘缘”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这里的“高僧”指的是南华寺的高僧们,他们选择在这里定居,是为了远离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南华寺的喜爱以及对其高僧们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