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若金银,深藏如自珍。
应知贪饵者,毕竟是凡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然后逐句解读即可。“六和寺”,即今北京北海公园内的五塔寺。“金鱼池”是五塔寺的一处名胜。该诗为唐代诗人贾岛所作,此诗写在五塔寺金鱼池边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
首句“全体若金银,深藏如自珍”。从字面理解,金鱼池中的金鱼,其颜色鲜艳、光泽夺目,犹如金银一般珍贵。而金鱼深藏于水中,却依然保持其原有的美丽与价值。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赞美了金鱼池中金鱼的美丽与珍贵。
第二句“应知贪饵者,毕竟是凡人”。这里的“贪饵者”指的是那些贪图美色的人们。而“毕竟”一词,则表示一种转折关系。诗人认为,那些贪恋美色的人,其实都是凡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贪婪之人的鄙视和讽刺。
第三句“应知贪饵者”,与第一句遥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讽刺意味。而“毕竟是凡人”一句,则是对贪饵者的一种深刻揭示,表明他们终究只是普通人,无法逃脱世间的诱惑与纷扰。
【答案】
示例:
(1)
《六和寺金鱼池》
全体若金银,深藏如自珍。
应知贪饵者,毕竟是凡人。
译文:
金鱼池中的金鱼,色彩艳丽,光彩照人,就像金黄色的珠宝一样,珍贵无比。然而它们深藏在碧绿的水底,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注释:
金鱼池:位于五塔寺内,是著名的观赏性金鱼池。
(2)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五塔寺金鱼池中的金鱼之美,以及其中隐含的哲理。首句直接点明了金鱼池的美,用“全体若金银”形容金鱼的颜色,用“深藏如自珍”比喻金鱼虽然隐藏在水中,却依然散发着自身的光彩。这两句既描绘了金鱼的外在之美,也表现了它们的珍贵。第二句“应知贪饵者”,则引入了贪慕女色的主题,将前两句的描写升华为对世人的提醒。最后一句“毕竟是凡人”,更是将前两句的描写推向高潮,揭示了贪慕女色的人终将回归平凡。全诗以金鱼为引子,巧妙地将主题与哲理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金鱼的美丽,又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