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泓清而明,如彼秋月满。
以此观我心,澄源斯近本。
【注释】
止:止住,停留。泓:深水。如彼秋月满:如同明亮的秋夜明月。
以此观我心,澄源斯近本:用这个来观察我的心,澄清源头就接近根本了。
斯:代词,这样,如此。近:接近。本:本源,本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借池中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来比喻自己高尚纯洁的情操。全诗构思精巧,立意高远,寓意深刻,是咏物诗中的佳作。
首句“止泓亭”,点明题旨。止泓亭,即池塘中的亭台。泓,指深水。亭,指亭榭。作者在亭上驻足,观赏那池中盛开的荷花,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写下这首咏物诗。“止”有停留的意思,表明作者是在欣赏美景时停下来写诗的。
次句“止泓清而明,如彼秋月满。”写景。清澈见底的水面上浮着朵朵莲花,像满月一样皎洁明净。“止泓清而明”,说明池子水很清澈,可以看见莲叶和莲花。“如彼秋月满”,说明月光映照在水面上,使莲花显得格外明亮。“如彼”,相当于“如同”、“好似”。
第三句“以此观我心,澄源斯近本。”抒怀。用眼前这池中莲花的品格来反观自己的内心,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澄源”,清澈的源头,这里指净化心灵。“近”,接近。“斯”,表示肯定的语气,相当于“才”。
前三句都是描写景物,后一句则是诗人的自省和自勉。前两句描写景色,第三句以景抒情,第四句则以景结情,结构严谨。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