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闽山秀江逾碧,俗知礼义亡奸慝。
贼潮何事率淮民,拥众南来稍蚕食。
椎埋却冢荒径里,醉饱呼天烂渔弋。
孽驹蹑迹逞神怪,河海波腾云泼墨。
门开启圣像双阙,台筑三清伴紫极。
一朝春燕飞入宫,九龙帐底生荆棘。
举宗屠肆血腥秽,骸骨无人坎坟域。
群凶睨目暗招邀,起火狐鸣乘月黑。
雪峰禅客漏遗种,物色漳川俄访得。
芦黄苇白秋风多,欲话辛酸语还塞。
易衣传入虎狼口,翻覆死生难可测。
至今尚馀下辇处,巧作妖言相诞惑。
我曾亲到国师岩,父老颇能为记忆。
吐冤戟手骂从效,阴与群奸为羽翼。
孤僧逼将上车去,水石含悲空寂默。
唯有霜钟音韵清,破寒千里传消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李贺(约公元791年一约817)唐代河南福昌(今湖南宜章县西南)人,祖籍陇西,字长吉,又字龙宫、梦窗 。他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国师南岩诗
七闽山秀江逾碧,俗知礼义亡奸慝。
贼潮何事率淮民,拥众南来稍蚕食。
椎埋却冢荒径里,醉饱呼天烂渔弋。
孽驹蹑迹逞神怪,河海波腾云泼墨。
门开启圣像双阙,台筑三清伴紫极。
一朝春燕飞入宫,九龙帐底生荆棘。
举宗屠肆血腥秽,骸骨无人坎坟域。
群凶睨目暗招邀,起火狐鸣乘月黑。
雪峰禅客漏遗种,物色漳川俄访得。
芦黄苇白秋风多,欲话辛酸语还塞。
易衣传入虎狼口,翻覆死生难可测。
至今尚馀下辇处,巧作妖言相诞惑。
我曾亲到国师岩,父老颇能为记忆。
吐冤戟手骂从效,阴与群奸为羽翼。
孤僧逼将上车去,水石含悲空寂默。
唯有霜钟音韵清,破寒千里传消息。
译文:
七闽的山秀丽而美丽,人们知道礼仪和信义就不存在奸恶。
贼潮为什么要率领淮河的人民,他们带着军队向南而来渐渐蚕食土地。
把坟墓都给挖掉在小路上,吃饱喝足以后呼喊着上天。
妖怪般的骏马踩着足迹显神威,黄河之水和大海之水都沸腾起来。
门打开供奉着圣人的两座宫殿,楼阁建筑起供奉着三清神灵的神仙。
有一天春燕飞入宫中,在九龙的帐幔之下生出荆棘。
全族屠杀,腥臭的血污满地,没有人掩埋他们的骸骨,在坟地里。
一群邪恶的人瞪着眼睛暗中招来,趁着夜色点燃烽火乘机捣乱。
雪峰的禅师遗漏了种下恶因,他四处寻找最后找到了它。
秋天的时候芦花和苇草都变黄,秋风萧瑟让人感到悲伤。
换上衣服进入虎狼的巢穴,生死难料命运无常。
到今天那里还剩下一座帝王的行宫,巧妙编造谣言迷惑众人。
我曾经亲自走到国师岩,那里的父老都能记得这件事。
吐出怨气举起手中的戟大声斥责,他暗中与那些奸臣勾结成一体。
和尚逼迫着我上了车,水边的石头含着悲伤独自沉默。
只有那清脆的钟声在寒冷的夜里回荡,传递出千里之外的信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斗争的诗作。首二句写七闽的山川秀美,但人们只知道礼仪、信义等道德规范,却不知道奸恶的存在。这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和黑暗。中间四句写贼潮率领淮河人民南下侵掠的情况。贼潮率领淮河人民南下,占据土地,残害无辜,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后五句写国师岩的父老对此事的记忆。国师岩的父老虽然年纪已高,但对当年发生的事情仍记忆犹新,可见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最后五句写诗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诗人曾经亲眼看到过国师岩被烧毁的情景,听到过父老们谈论往事的回忆。这些记忆让诗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最后六句写诗人对当前情况的看法。诗人认为现在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丑恶的现象,有些人暗中勾结起来,危害社会。最后两句写诗人听到钟声的感受。在这寒冷的夜晚里,清脆的钟声回荡在山谷之间,仿佛在向世人传达着某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