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解析】 本词上片写景。“双双剪水镜湖旁”,以“剪水”形容湖波平如镜,映出天空的碧蓝,又用“双双”点出一对鸳鸯相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鸳鸯的恩爱。紧接着,作者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萍开一片光”。在夕阳的照耀下,荷花像一朵朵银盘,荷叶则如一张张银席。“游鱼正绕紫鸳鸯”,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鱼儿欢快地跳跃着,仿佛也在和鸳鸯嬉戏。下片抒情。“新月上,素琴张”,明月升起,清风吹拂,诗人不禁抚琴高歌
注释: 1. 春来莫使杜鹃知:春天来临不要让杜鹃知道。 2. 杜鹃花已飞:杜鹃花开了。 3. 海棠更是泪红时:海棠花开的时候,更显悲伤。 4. 片片付游丝:花瓣飘落像是飞舞的游丝。 5. 琴不弄,酒空持:琴也不弹,酒也不喝。 6. 愁心尽在眉:心中的忧愁全都表现在眉头上。 7. 裙边蛱蝶怕风吹:蝴蝶在裙子边飞,害怕被风吹到。 8. 房帘深自垂:房间的窗帘深深垂下。 赏析:
【注释】 登楼酹月:登高而向月亮敬酒。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这里指饮酒。 台高树影稠:高楼很高,树上的树影也显得浓密了。树影:树的影子。 雪儿一曲韵悠悠:雪儿弹得一曲,声音悠长而韵味十足。雪儿:对女子的尊称。 箫声出画楼:画楼上传来了箫声。箫:乐器名。 银箭促,暮云流:银白色的箭光在催促,暮色中的云流动不定。银箭:形容日光或月光的闪烁。 娟娟月似钩:娟娟:明亮的样子。钩:弯曲的弓
【注释】: 1. 他乡:这里指诗人旅居的地方,即他乡。凄其:形容凄凉、悲伤。 2. 晚春:春季的末尾,通常指暮春时节。人易悲:人容易感到悲伤。 3. 杨花飘泊:比喻人的漂泊不定。水蛄啼:水中青蛙鸣叫。 4. 高楼忆别离:在高楼上思念着别离的人。 5. 宿酒醒,篆烟微:宿酒未尽,篆烟微弱。 6. 愁来眉渐低:忧愁来临,眉头渐渐低垂。 7. 满帘风雨断肠时:整个房间被风雨笼罩,让人心碎的时刻。 8.
诗句解析: 1. “平山堂外又清明” - 描述的是清明节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2. “春芜初蘸青” - 春天的野草刚刚被春雨洗过,呈现出鲜亮的绿色,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3. “梨花燕子满江城” - 梨花盛开的季节,燕子在江城中飞翔,营造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4. “人家闻卖饧” - 描述了市场上人们正在出售麦芽糖的声音,这是清明节期间常见的习俗。 5. “邀伴去,踏莎行” -
注释: 1. 辛峰石脚霁春泥:辛峰的石头脚下,春天的泥土已经干透。 2. 香红次第肥:花朵散发出迷人的香气,颜色鲜艳。 3. 樱桃露重杏烟低:樱桃树上的露水很重,杏树的烟雾也很低。 4. 新旸柳外迟:新的阳光照射在柳树枝条上,使它们显得有些迟缓。 5. 蛱蝶岸,鹭鸶矶:蝴蝶停留在岸边,鹭鸶停歇在岩石上。 6. 听莺斗草归:听到黄莺在争斗着谁先回到自己的巢穴。 7. 东风都上丽人衣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之作,以阮籍的《咏怀诗》为蓝本,抒发了离别之情。全诗四句,依次描绘了雏莺、女子、男子、花等意象,表达了离别之愁和相思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雏莺啼去怨春残”。这里的“雏莺”是指初生的小莺鸟,而“啼去”则表示它们已经离开了。“怨春残”则是对春天逝去的一种哀怨之情。这句诗通过雏莺的啼叫,暗示了春天的结束,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 我们看到第二句:“馀香襟袖斑”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阮郎归·避人踪迹待寻欢》。以下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词解释: 1. 避人踪迹待寻欢,罗衣耐晚寒。 - “避人踪迹”表示为了避开别人的注意或追求某种隐私。 - “待寻欢”暗示着寻找快乐或享受。 - “罗衣耐晚寒”形容衣物(罗衣)能抵御傍晚的寒冷。 2. 今宵真个出来难,花梢月已残。 - “今宵”表明今晚。 - “真个出来难”意味着真的出来了却感到困难。 -
译文 残冬时节,风月未全寒。窗边梅花盛开,颜色妍丽。一枝银蜡照在编织的芸编上,此生无其他缘分。 尘事减少,遥远的情思牵肠挂肚,鱼书何处传去?酒精香梦都已捐弃,无心忆起少年时代。 注释 - 残冬:指冬季即将过去,天气转暖。 - 风月:这里特指自然界的风和月亮。 - 未全寒:表示天气还不算太冷。 - 窗边梅蕊妍:窗户旁的梅花开得非常艳丽。 - 银蜡:银色的蜡烛。 - 芸编:一种用竹子编制的书架
【注释】 阮郎归:词调名,原为唐教坊曲。双调六十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一叠韵,下片五句三平韵一叠韵。又名“惜香令”、“秋夜月》、《玉连环》、《秋蕊珠》。 谢家池馆:东晋时谢安隐居东山,有别墅名“东山”,后遂以“谢家”指代东晋士人。 清宵:深夜。 弦月:月色如弦。 漏长:漏壶滴水声长。 飞梦遥:梦中的路程遥远。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流寓江西所作,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及往事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