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残醉浅正无憀,轻寒透薄绡。
谢家池馆坐清宵,桐花如雨飘。
弦月下,粉痕娇,倚阑听玉箫。
明河影里路迢迢,漏长飞梦遥。
【注释】
阮郎归:词调名,原为唐教坊曲。双调六十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一叠韵,下片五句三平韵一叠韵。又名“惜香令”、“秋夜月》、《玉连环》、《秋蕊珠》。
谢家池馆:东晋时谢安隐居东山,有别墅名“东山”,后遂以“谢家”指代东晋士人。
清宵:深夜。
弦月:月色如弦。
漏长:漏壶滴水声长。
飞梦遥:梦中的路程遥远。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流寓江西所作,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及往事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景。起首二句,先写“醉深香残”,“轻寒透薄绡”,写出了夜晚的凄冷。“谢家池馆”即谢安故宅。“坐清宵”是说在谢家池馆中度过一个寂寞的夜晚。“桐花如雨飘”是说梧桐树花开如雨,飘洒在空中。
下片抒情。“弦月”二句写月夜中的幽静和孤独。“粉痕娇”指女子的肌肤像搽了胭脂一样白。“倚栏听玉箫”,是在月下倚着栏杆聆听玉箫声,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据《乐府诗集·横吹曲辞》记载,汉元帝时,长安宫人李夫人善歌,武帝十分喜爱,李夫人死,武帝常作“愁思之歌”。这里的玉箫,就是《楚辞·招隐士》里所说的玉笛。这两句意思是说,在月光下,她倚着栏杆听那玉笛声。最后两句写梦境。“明河影里路迢迢”是说银河的影子映照着漫漫长路,使人感到路途遥远;“漏长飞梦遥”是说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使梦中的路程更加遥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全词通过写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