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天无际近中秋。
台高树影稠。
雪儿一曲韵悠悠。
箫声出画楼。
银箭促,暮云流。
娟娟月似钩。
寒消酒力兴偏幽。
佳人翠袖愁。

【注释】

登楼酹月:登高而向月亮敬酒。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这里指饮酒。

台高树影稠:高楼很高,树上的树影也显得浓密了。树影:树的影子。

雪儿一曲韵悠悠:雪儿弹得一曲,声音悠长而韵味十足。雪儿:对女子的尊称。

箫声出画楼:画楼上传来了箫声。箫:乐器名。

银箭促,暮云流:银白色的箭光在催促,暮色中的云流动不定。银箭:形容日光或月光的闪烁。

娟娟月似钩:娟娟:明亮的样子。钩:弯曲的弓。明亮的月亮弯弯如钩。

寒消酒力兴偏幽:酒力被寒冷消解了,兴致却特别浓厚。兴:兴致、兴致。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中秋之夜作者登高望月的情景。全词以景起,以人结,写景抒情,意境深远。首句写秋夜登高所见之景色。中秋时节,碧空万里无际,皓月当空,此时登上高楼,仰望明月,只见皎洁的月光洒满人间。“近中秋”三字点明时间。“台高”、“树影”,都是写登高所见之景。“台高”二句写景中见人。台高树影稠,说明诗人登高远望,但所见者却是“雪儿一曲韵悠悠”。这一句既是写景,又是借景抒发内心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四句写秋月之美。“银箭促,暮云流”,银白色的阳光在催促着太阳落山,暮色中的云彩流动着。“娟娟月似钩”,明亮的月亮弯弯如钩。此四句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美丽图画。最后两句写自己赏月时的情态与感受。“寒消酒力兴偏幽”,酒力被寒冷消解了,兴致却特别浓厚。“佳人翠袖愁”,在这美好的秋月之下,有佳人在楼上弹奏乐曲,她那绿袖飘拂的身影和琴声,令人产生一种惆怅之情。

此词上片写登高赏月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下片由景及人,写赏月时佳人的神态。整首词语言清丽流畅,情景交融,构思精巧,意境幽美,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景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