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古半成槎,溪边历历斜。
寒林欲无路,小坞不多家。
去客背流叶,停舟见暮鸦。
朝朝省秋水,频减一痕沙。
【注释】
树古半成槎(chá)–指树长得像槎木,槎木是古代一种用来制作舟船的木材。
历历斜–形容溪流两岸树木繁茂,阳光从树梢间漏下来,形成一片片光斑。
寒林欲无路–形容树林中没有路可走。
小坞不多家–指小山坞中人家很少。
朝朝省秋水–意思是每天早晨都要看秋天的江水。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景的小诗。全诗以“停舟”为线索,通过对树、溪、林、坞、沙等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
首句起势不凡。诗人把“树古”比作“槎”,说明这棵古树长得很老,已经长成一根船桅,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同时,“半成槎”也表明它已经老了,但仍然顽强地生长着。次句进一步描写树的特点。“历历斜”,是说树影斜斜地映在溪边,形象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三句写树荫下的景象,“寒林”二字点出季节特征,“欲无路”则表现出树林中的幽深和曲折。“不多家”则表明小山坞中人家稀少。
四、五两句写山坞中的小景:“去客背流叶,停舟见暮鸦。”这里既写出了去客的心情,又写出了停舟所见。“背流叶”写出了落叶飘飞的情态,“见暮鸦”写出了黄昏时分乌鸦归巢的情景。这些景物描写都是从停舟所见的角度来写的,因此与前两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六、七两句是本诗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最得意之处。“朝朝省秋水,频减一痕沙”。这里的“省”字很耐人寻味。它既指看秋天的江水,又暗指作者自己。诗人每日都要看秋水,每看一次,秋水的面积就减少一点。这就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深的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