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抱迂疏,举世无两个。
每为饥所驱,奔走不可奈。
尝闻伯夷风,粗尔立顽懦。
初试岩邑宰,再作侯藩佐。
一麾来江湖,不容暖席坐。
流行遇坎止,留落寓江左。
轲毁遭臧仓,孔厄类阳货。
从来宦情薄,况已心力惰。
二儿可应门,肯堂复肯播。
东湖五亩宅,喜赋归来些。
林亭足遐观,竹斋宜醉卧。
自谓景物幽,绝唱无人和。
朅来憩水滨,光渌静无涴。
一见罗夫子,道眼俱看破。
始知蠛蠓飞,未识天壤大。
万竿旌旗林,五车牛马驮。
羡君如籍咸,愧我非白贺。
续貂惭斐然,君恕毋督过。
【注释】
平生抱迂疏,举世无两个。——我生性孤僻,不与世俗人交往(迂疏:指迂阔疏阔、不切实际的人)
每为饥所驱,奔走不可奈。——常常因饥饿而受困,不能忍受(奈:奈,承受不了)
尝闻伯夷风,粗尔立顽懦。——我曾听说伯夷的风范,但自己却很懦弱(粗:粗俗;伯夷:伯夷是商朝末年的人物,姓东夷;懦:软弱无能,怯弱)
初试岩邑宰,再作侯藩佐。——第一次做县令,第二次当郡守辅佐(岩邑:《汉书·循吏传》中有“岩邑长”一词,岩邑即今陕西韩城一带)
一麾来江湖,不容暖席坐。——你来到湖海之间,我就不能坐在温暖的席位上与你共饮了(麾:指挥,这里指官职;江湖:指长江、汉江流域;暖席:指官位高的人的座位)
流行遇坎止,留落寓江左。——命运的起伏不定,使我滞留江南(流行:指命运;坎:指坎坷不顺的道路)
轲毁遭臧仓,孔厄类阳货。——我被诬陷受到诽谤,孔子也遭受厄运(轲:指墨翟;臧仓:春秋时宋国隐士,名向;阳货:春秋末年鲁国的贪官)
从来宦情薄,况已心力惰。——自古以来,官场上的人情淡薄(宦情:官场中的感情)
二儿可应门,肯堂复肯播。——我的儿子可以应门接待宾客(肯:愿意)
东湖五亩宅,喜赋归来些。——我在东湖边有五亩大的住宅,喜欢吟诗作赋以寄托我的情趣(五亩宅:指诗人在东湖边的住宅)
林亭足遐观,竹斋宜醉卧。——林荫亭下足够远望,竹斋内最适宜酣睡(林亭、竹斋:都是指住所)
自谓景物幽,绝唱无人和。——自认为景色幽雅优美,没有人能写一首绝妙的诗来和它媲美(自谓:自以为;景物:景色;幽雅、绝唱:都指美好的事物;和:和韵,这里指诗歌)
朅来憩水滨,光渌静无涴。——忽然来到水边休息,只见清澈的水流平静如镜(朅来:忽然来到;憩水滨:歇脚在水边;光渌:指清澈的水流)
一见罗夫子,道眼俱看破。——看到你的儿子,便把道理都看穿了(罗夫子:指儿子罗某;道眼:指道理的眼睛;俱:一起;看破:看透了事理)
始知蠛蠓飞,未识天壤大。——才懂得苍蝇蚊子在飞翔,却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阔(始知:才知道;蠛蠓:指蚂蚁等微小的昆虫;天壤:指天地)
万竿旌旗林,五车牛马驮。——万竿旌旗像树林一样排列着,五辆车装载着牛马(万竿:指许多竿;旌旗,古代军队或仪仗用的大旗叫旌旗;五车:指载物量词)
羡君如籍咸,愧我非白贺。——羡慕你有才能如韩信般多才多艺(羡君:羡慕他;籍咸:指有才能;白贺:指有德行的人)
续貂惭斐然,君恕毋督过。——惭愧我有才能却不如他(续貂:比喻才能不及别人;斐然:才华出众的样子;君恕:原谅我;毋:不要;督过:督促过失)
【赏析】
这首《和罗倅竹园唱和之什》,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对友人王介甫的赠答之作。苏东坡与王介甫(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思想和文学成就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是苏东坡于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所作。
首联“平生抱迂疏,举世无两个。”表明作者一生追求理想而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全句的意思是:我一生追求的是高尚的道德理想,而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像我这样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的人。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颔联“每为饥所驱,奔走不可奈。”描绘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下的困境和挣扎。全句的意思是:我经常因为饥饿而受困,无法忍受这种困境的折磨。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颈联“尝闻伯夷风,粗尔立顽懦。”通过引用伯夷的典故,赞颂了作者的高洁品质。全句的意思是:我曾经听闻伯夷的风范,但我觉得自己还远远不够格(粗尔:指粗糙、不精致;顽懦:指愚笨无能)
尾联“轲毁遭臧仓,孔厄类阳货。”借用历史上的典故,暗示了作者遭遇挫折时的无奈与悲凉。全句的意思是:我遭到了诽谤和陷害,就像孔子一样受到了厄运的打击(轲毁、臧仓: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轲:指墨翟;阳货:指春秋末年的贪官)。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生平经历的描述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和理解,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