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云封山正阴,攀藤负石此登临。
双峰削剑雄中外,五老当头壮古今。
入室颙瞻先圣像,登台惭愧昔时心。
十年梦寐今方见,终老生涯只处寻。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登高远眺的古诗。诗人通过对白鹿洞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游白鹿洞:游览白鹿洞,即访问白鹿洞书院,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代学府之一。
古洞云封山正阴:古洞位于深山之中,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攀藤负石此登临:诗人通过攀爬藤蔓和背负重物来攀登高处,以此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双峰削剑雄中外:描述两座山峰如同削尖的利剑一样屹立于天地之间,展现出一种雄伟的景象。
五老当头壮古今:五老峰作为背景,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和时代的变迁。这里用“壮古今”来形容五老峰的壮观。
入室颙瞻先圣像:进入书院后,诗人抬头仰望先圣(孔子)的画像,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登台惭愧昔时心:登上高台后,诗人感到惭愧自己的过去,可能是因为他回想起过去的错误或不足。
十年梦寐今方见:诗人在过去十年中一直梦想着这个地方,现在才真正见到它,表达了一种实现梦想的喜悦。
终老生涯只处寻:诗人认为自己最终的生活将是在这里寻找知识和智慧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白鹿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从神秘的古洞到雄伟的山峰,再到庄严的先圣像,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中的自我反思和感慨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