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痴常似醉,何异梦中人。
欲达终无见,怀疑道岂亲。
非为贪闭口,那是益于身。
先生堪寂默,种福不传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解答此题时,要结合诗句的意思理解并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愚痴常似醉”,意思是:愚痴之人就像喝醉酒的人一般。“醉”与“醒”相对,形容人糊涂。此处是说愚痴之人总是迷迷糊糊。
“何异梦中人”,意思是:他(指醉汉)同梦中人有什么区别?“梦”与“醒”相对,形容人迷迷糊糊。醉汉像梦中人一样,都是迷迷糊糊,没有清醒的意识,所以这里用“何异”来强调二者之间的相似性。
“欲达终无见”,“欲达”是想要到达,“见”是见到,达到目的却没有见到,比喻想得到而没有得到。
“怀疑道岂亲”,“怀疑”是怀疑,“道”是指道路、法则等,“岂”是哪里,“亲”是亲近,怀疑道是不是亲近。怀疑道路和法则不是亲近,说明他不理解或不认可这些道理。
“非为贪闭口,那是益于身。”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为了吝啬而紧闭嘴巴,那样反而对自己有好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知闭口不言而不知开放思想,甚至为了利益而吝啬的人的批判。诗人认为,只有敢于面对现实,勇于追求真理,才能有益于自身。
“先生堪寂默,种福不传因。”这里的“先生”指的是作者自己,诗人认为自己能够保持沉默,默默地修养自己,从而获得精神上的福气。但这种福气并不是通过传播自己的学说或思想获得的,而是通过默默修身养性得来的。
【答案】
译文:
愚痴之人就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他与梦中人的区别在于是否清醒。想要到达目的却看不到希望,怀疑道不是亲近。不是因为吝啬而紧闭嘴巴,反而对自己有好处。先生可以保持沉默,默默修持自己,这样就会积累福气,但不是通过传播自己的学说或思想获得的。
赏析:《逍遥咏》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主要描写醉酒者的迷蒙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思考。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明白如话,却能以简驭繁,以小见大,寓深意于浅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