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上聚神仙,羽驾争行意不偏。
积雪远看攲下界,巅峰高认涌流泉。
真空的实难堪比,异景皆从造化迁。
秘密岂教容易辨,玄中之外更深玄。
【注释】
①逍遥咏:即《逍遥游》。
②昆仑山:《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南冥有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后以此代指神仙。
③羽驾(jià):指仙人的车子。
④欹(qī)下界:高下错落的山峦。
⑤巅峰:山峰的最高处。
⑥真空:佛教用语,指一切皆空,无物不空。
⑦造化:指自然,大自然。
⑧玄中之外更深玄:玄是玄妙之意。深玄是深奥玄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道家、佛家和儒家三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它以道家“逍遥”的精神为灵魂,以佛家“真空”的思想为核心,以儒家“中庸”之道为准则,将三者熔铸于一炉,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人生境界。
首句“昆仑山上聚神仙”,写昆仑山为神仙居住之地。昆仑山在今中国青海省,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名山。据《山海经》记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神与帝坐。”又据王嘉《拾遗记》,昆仑山是西王母所居之地。这里,作者借昆仑山为神仙居住之地的传说来表明自己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二句写昆仑山上的仙人驾着仙鸾,争先恐后地飞向天空。这里,作者借用典故表现自己对自由的追求。
第三句“积雪远看欹(qī)下界,巅峰高认涌流泉”,写昆仑山上的雪景。昆仑山上白雪皑皑,远望如同倾斜而下;峰顶的泉水奔流不息,声如涌泉。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第四句“真空的实难堪比,异景皆从造化迁”,写真空之境实难比量,异趣皆由天然造化而得。这里,作者用“真空”一词来形容理想境界,强调了这一境界的不可捉摸和难以企及。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五句“秘密岂教容易辨,玄中之外更深玄”,写道门秘法难以明辨。这里,作者以“易”、“玄”二字对比,强调了道家之学深奥难测的特点。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道学真谛的探求和执着。
第六句“异景皆从造化迁”,写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自然造化的结果。这里,作者运用了“造化”一词,将自然界的一切都归因于大自然的创造和安排。这种观点既符合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立场,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秘密岂教轻易辨,玄中之外更深玄”,写道门的秘密不容易分辨,而更深层次的道理则更加玄奥。这里,作者再次强调了道家之学的深邃和神秘。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道学精神的高度认同和尊崇。
这首诗通过对昆仑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探索。它以道家的“逍遥”精神为核心,融合了佛家的“真空”思想和儒家的“中庸”之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生哲学。这种哲学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