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元得一本真宗,误者平论总是空。
万象都来皆备数,千言譬谕了然通。
才高俊彦优堪赏,窃禄偷安有异同。
唯愿他心如似我,不教陷恶罪身中。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他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雄浑著称。
下面是逐句释义:
含元得一本真宗(“含元”指的是古代帝王接受朝贺的地方,“本真宗”指的是根本的真理或宗旨)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道理是不变的,无论表面如何变化,其内在的本质都是相同的。误者平论总是空(“误者”指那些误解或不准确的观点,“平论”指公平合理的讨论,“总是空”指这些观点始终是不正确的)
这句话批判了那些不能正确理解事物本质的人,他们的观点总是错误的。万象都来皆备数(“万象”指世间万物,“皆备数”指都有固定的规律或法则)
这句话意味着世间万物都有其固定的规律和法则,一切都有其内在的秩序。千言譬谕了然通(“譬喻”指比喻,“了然通”指完全明白、通达)
这句话表示通过比喻,道理能够被完全理解并领悟。才高俊彦优堪赏(“才高俊彦”指才能出众的人,“优堪赏”指值得赞赏)
这句话赞美了那些有才能而且出众的人,认为他们的优点值得欣赏和赞扬。窃禄偷安有异同(“窃禄偷安”指窃取俸禄,追求安逸的生活,“有异同”指不同之处)
这句话批评了一些人只追求个人的安逸和利益,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准则。唯愿他心如似我,不教陷恶罪身中(“唯愿”指希望,“他心”指别人的心意或想法,“陷恶罪身中”指陷入罪恶的境地)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期望,他希望别人能像他一样正直、善良,不要让自己陷入罪恶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苏轼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事物的本质、客观规律以及人的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他通过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对世界的正确理解和看法,同时也对那些不诚实、自私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此外,他还鼓励人们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直的处世态度,避免自己陷入罪恶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