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树叶翠森森,寂静因中道最深。
利得昆仑皆璞玉,不须丽水有真金。
浇漓渐变同尧日,薄俗将重理舜琴。
祸福年长随世改,玄门大戒喻飞沉。

【解析】

题中所给的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全诗以议论为经,写理为主,情与理结合;语言平实自然,不事雕绘,而意蕴深远。

“缘识”:根据认识。“高山树叶翠森森”,高峻的山峰上,郁郁葱葱的树叶绿得发黑。“利得昆仑皆璞玉”,“利”通“砺”,磨砺,琢磨,这里指经过琢磨,才能显现出玉石之美。“不须丽水有真金”,丽水,地名,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出产真金。“浇漓渐变同尧日,薄俗将重理舜琴”,浇漓,形容水流细小,比喻人世风气。“尧日”,尧帝时代的风俗淳朴美好。“舜琴”,舜帝时代的风俗敦厚善良。

【答案】

《感遇》其一

(唐) 李频

高山树叶翠森森,寂静因中道最深。

利得昆仑皆璞玉,不须丽水有真金。

浇漓渐变同尧日,薄俗将重理舜琴。

祸福年长随世改,玄门大戒喻飞沉。

赏析:

这是一首哲理诗。首联写山青树翠,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引出下文议论。颔联从“利得”二字生发开去,用“砺”字点明磨砺之意,说明玉要磨砺才能显露其质,美玉虽在丽水也难显其光华,强调了真才实学的可贵。颈联由物及人,从对自然的赞美转向对社会风气的评论。尧舜之世的风俗淳朴美好,而今世风却日趋轻薄,作者对此表示不满。尾联进一步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一个人一生行善多德,则可以免受灾难;反之则可能遭逢不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