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修学道有科仪,里外缘中境不移。
莫放身闲堪谛信,乖违背道欲何之。

诗句逐句释义

  1. 缘识:这是一首佛教诗,表达的是修行者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缘识”意味着通过对佛法的理解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思维。

  2. 直修学道有科仪:直接修行学习佛法是有一套规则和方法的。”科仪”指的是佛教中的仪式和规矩,是修行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3. 里外缘中境不移:这句话意味着修行者在内心的修行(内)和外在的实践(外)之间,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应用是始终如一的。”里”代表内心世界,”外”指物质世界,”缘中境”则是指通过佛法修行所获得的境界。这句话强调了修行者的坚持和一致性。

  4. 莫放身闲堪谛信:不要因为自己身心放松而忽视了对佛法的信仰和实践。”体闲”可能指的是身心放松,没有外界的压力或干扰。”堪谛信”则是说这种放松的状态反而更能让人深入地理解和相信佛法。这句话提醒修行者即使在轻松的环境中也要保持对佛法的虔诚信仰。

  5. 乖违背道欲何之:这句话表达了修行者可能会面临的困境。”乖违”表示与佛法的基本教义相悖。”道”在这里指的是修行的方法和途径。”欲何之”则是指这种背离佛法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这里暗示着如果不遵循佛法,将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或者无法实现真正的解脱。

    译文

    通过佛法的学习,我们知道修行是有一套规范的,无论是在内心的修行还是外在的实践上,都要坚持佛法的核心原则。我们不应该因为身心的放松而忽略了对佛法的信仰和实践。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也更应该深入理解并坚定地信仰佛法。然而,如果我们背离了佛法的基本教义,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呢?这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修行成果,甚至无法实现心灵的真正解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佛法修行的核心理念。它强调了修行者在内外修行中的一致性,以及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放弃对佛法的信仰和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它也指出了背离佛法教义可能导致的后果,警示修行者要时刻保持警惕,坚守佛法的核心。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主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智慧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