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京华客,山中坐得牢。
禅心天竺石,吟思浙江涛。
入派名随重,游方步转高。
秋风飞锡远,相忆读离骚。
送诗僧隆瘦岩
五载京华客,山中坐得牢。
禅心天竺石,吟思浙江涛。
入派名随重,游方步转高。
秋风飞锡远,相忆读离骚。
注释:
- 五载京华客:形容诗人在京城(长安)生活了五年时间。
- 山中坐得牢:表示诗人在山中生活得很自在,不受外界干扰。
- 禅心天竺石:指诗人将佛学思想融入生活中,如同坐在天竺的石头上一样。
- 吟思浙江涛:指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灵感来源于浙江的波涛声。
- 入派名随重:指诗人在修行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了佛教的教义和道理。
- 游方步转高:指诗人在游历四方时,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 秋风飞锡远:指诗人乘坐的木船随着秋风飘向远方。
- 相忆读离骚:指诗人在分别之际,相互思念对方,同时也回忆起屈原的《离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不舍之情。首句“五载京华客”,诗人回忆自己在京华(长安)生活了五年时间,这五年间,他经历了许多事情,结交了许多朋友,也收获了很多知识。然而,如今即将离别,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颔联“山中坐得牢”与“禅心天竺石”相呼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他像坐在天竺的石头上一样,心境平静,不为世俗所扰。这种心境源于他对佛法的领悟和实践,使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颈联“吟思浙江涛”与“游方步转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修行过程。在浙江的波涛声中,他找到了灵感,创作出了优美的诗歌;而在游历四方的过程中,他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使心灵更加升华。
尾联“秋风飞锡远”与“相忆读离骚”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他乘坐着木船,随着秋风飘向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他也回想起屈原的《离骚》,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诗人生活的描绘和修行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