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雾函灯檠,彤霞逼绮寮。
吴宫何薄命,楚梦不终朝。
半被曾羞问,邻墙却悔招。
莫移风雨怨,更嘱鹊为桥。
槿花
紫雾笼灯檠,彤霞迫绮寮。 吴宫何薄命,楚梦不终朝。半被曾羞问,邻墙却悔招。莫移风雨怨,更嘱鹊为桥。
注释:
- 紫雾:紫色的烟雾,形容夜色朦胧。函灯檠:笼罩着灯光的灯台或灯笼。彤霞:红色日出时天边出现的彩霞。逼绮寮:逼近华丽的房舍。吴宫:古代吴国(指春秋时期的吴国)的宫殿,这里泛指华丽的建筑。薄命:命运不佳。楚梦:比喻虚幻的梦境。终朝:终了。半被:半掩着。曾羞问:曾经因害羞而没有问。邻墙:隔壁的墙壁。却悔招:却后悔邀请他来。 2. 莫移:不要移动。风雨怨:风雨带来的怨恨。更嘱:再次嘱咐。鹊为桥:用喜鹊搭成桥梁,寓意希望喜鹊能带来好运和幸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槿花为题,通过对槿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
首句“紫雾笼灯檠”,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场景。紫雾弥漫,笼罩着灯火通明的灯台或灯笼,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这里的“紫雾”象征着夜色中的朦胧与神秘,而“灯檠”则是夜晚的光源,两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彤霞迫绮寮”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槿花周围的环境。彤霞(即红色日出时天边出现的彩霞)逼近华丽的房舍,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这里的“迫”字,形象地描绘出彩霞逼近槿花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第三句“吴宫何薄命,楚梦不终朝”,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叹。吴官(指古代吴国的宫殿)原本是辉煌一时的地方,然而如今却只剩下了薄命的命运,无法长久。而楚梦(比喻虚幻的梦境)也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存在,终将破灭。这种对比,既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
“半被曾羞问,邻墙却悔招。”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活动。他曾因为害羞而未曾向他人表白自己的情感,但现在却后悔当初没有采取行动。这两句诗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反映了人生中的遗憾与错过。
最后两句“莫移风雨怨,更嘱鹊为桥。”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诗人希望风和雨不要再带来怨恨,而希望喜鹊能为他搭建一座桥梁,寓意着希望喜鹊能带来好运和幸福。这两句诗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以槿花为载体,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这首诗还运用了对比、想象等手法,使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