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晓月仍残,桐疏凤更单。
已伤春寂寂,还踏夜漫漫。
冻合仙槎路,薰馀侍史兰。
那知荀奉倩,体薄不胜寒。
霜月
霜晓月仍残,桐疏凤更单。
已伤春寂寂,还踏夜漫漫。
冻合仙槎路,薰馀侍史兰。
那知荀奉倩,体薄不胜寒。
注释:
- 霜晓月仍残,桐疏凤更单:霜天的清晨,月亮仍然残缺不全,梧桐叶稀疏,凤凰更显孤单。
- 已伤春寂寂,还踏夜漫漫:我已经感到春天的寂静,还要踏着漫长的夜晚前行。
- 冻合仙槎路,薰馀侍史兰:寒气凝结成仙槎路上的冰,熏衣草的余香还残留在侍从侍奉的兰花上。
- 荀奉倩:指古代人物荀彧(xún yòu),字文若,东汉末年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因体弱多病而经常生病,身体虚弱不能经受寒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夜中的所见所感。首联“霜晓月仍残,桐疏凤更单”描绘了霜降后的清晨,月亮仍旧残缺不全,梧桐树稀疏,凤凰更加显得孤独。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霜月的残缺与梧桐、凤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冷清的感受。
颔联“已伤春寂寂,还踏夜漫漫”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寂寞和夜晚的漫长。这里既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颈联“冻合仙槎路,薰馀侍史兰”则进一步描绘了冬夜的景象。仙槎路被冻住了,熏衣草的余香还残留在侍从侍奉的兰花上。这句诗通过仙槎路被冻住和熏衣草的余香,展现了冬夜的寒冷和萧瑟。
尾联“那知荀奉倩,体薄不胜寒”则是以荀奉倩为例,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体弱多病的无奈和感慨。荀奉倩是古代一位著名的文人,他的体弱多病使他常常生病。这里的“体薄不胜寒”既体现了他对疾病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对寒冷天气的敏感性。
整首诗通过对霜月、梧桐、凤、春寂、夜漫长、仙槎路、熏衣草余香等意象的描绘,以及通过诗人自身的感受,展现了一幅冷清、孤独而又萧瑟的冬夜景象。同时,诗人通过对荀奉倩的描述,也表达了自己对自身体弱多病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