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欢惊社过,独直奈宵长。
月向蓬山满,风来桂殿凉。
睡轻同警鹤,吟苦伴啼螀。
耿耿迷遥思,残星下建章。
诗句
1. “余欢惊社过”
- 注释:“余欢”指的是剩余的乐趣或未尽的欢乐,“惊社过”意指惊奇于社日已经过去。这句表达了对节日结束的感慨和不舍之情。
2. “独直奈宵长”
- 注释:“独直”表示一个人值班或值夜,通常与夜晚相关。“奈宵长”意为无奈,因为夜晚时间漫长难以忍受。这里可能反映了诗人因独自守夜而感到的孤独或不舒适。
3. “月向蓬山满”
- 注释:“蓬山”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高远的地方或理想境界。“满”在这里可能意味着月光充足,照亮了整个天空或景物。这描绘了一种明亮而宁静的夜晚景象。
4. “风来桂殿凉”
- 注释:“桂殿”可能指的是桂花香气浓郁的地方,如皇家园林中的亭台楼阁等。“凉”表明微风带来阵阵凉意。这句描述了一种清凉宜人的夜晚环境。
5. “睡轻同警鹤”
- 注释:“警鹤”通常用来形容警觉性高的鹤。“睡轻”表明睡得很轻,容易惊醒。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被轻微的动静惊醒的情景。
6. “吟苦伴啼螀”
- 注释:“吟苦”形容吟诵诗歌时非常费力或辛苦。“啼螀”指蟋蟀的鸣叫声。这句描绘了诗人在清冷的夜晚,独自吟诗作乐的同时,也听到周围蟋蟀的凄切之声。
译文
中秋之夜,我独自一人值班,感叹社日已过,夜晚异常漫长。月光洒满蓬莱仙岛,微风吹拂着桂花香,令人感到凉爽。我睡得轻,容易惊醒,耳边是蟋蟀的悲鸣声相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中秋夜晚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诗人以“独直”“奈宵长”“月向蓬山满”“风来桂殿凉”等意象,营造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夜晚氛围。同时,通过“睡轻同警鹤”“吟苦伴啼螀”等细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生活的留恋。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