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阿阁不相容,浊水清尘恨莫穷。
明月自新班女扇,行云无柰楚王风。
乳莺啼晓销兰炷,媚蝶伤春失蕙丛。
纵使多才如子建,祇能援笔赋惊鸿。

【注释】

华池:地名,今甘肃泾川县西南。阿阁:即“阿阁台”,汉代宫殿名。相容:互相包容;不相容:互不相容。浊水:指黄河。清尘:指天上的浮云。明月自新班女扇:用《汉书》上李氏代王曾赠给班女以扇的故事。班女因班婕妤被选入后宫而流泪,后成为李氏代王妃。行云无奈楚王风:意谓行云无办法改变楚王的淫乱作风,只能任楚王所为。乳莺:喻宫女。媚蝶:喻宫女。蕙丛:香草名,这里借指女子。惊鸿:指美女。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写人,尾联写事。全诗意旨是说,华池阿阁本是美人之地,但因汉元鼎年间汉武帝在阿阁台上铸成一尊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故后人常以此比喻美女多情,因而使华池阿阁变得与它格格不入了。这两句中暗含了作者自己对华池阿阁的眷恋之情。

中间两联写景抒情。“明月自新班女扇”句,化用汉代诗人李陵送别苏武时赠给他的信物——玉环佩上的“新斑”之印,用以比喻明月的洁白晶莹;又化用《汉书·外戚传》:李夫人善歌舞,武帝尝立后庭,李夫人作乐而帝就坐倾首,心悦其美,欲留之,夫人不肯,归去后,帝思念不已,乃作《留胡琴》,曰:“……今日汉宫里,莫不有繁霜,唯有明君世,偏怀子建豪。”李夫人即班婕妤也,她曾为汉武帝陈言:“愿得长君以为阏氏,妾得充下陈。”后竟不得如愿。此句意谓明月虽皎洁如新班女所持之扇,但它却永远不能象李夫人那样得到皇帝的心。“行云无奈楚王风”句,则进一步写李夫人的悲剧。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行云,指美女的身姿。这句意谓李夫人虽然美貌绝伦,但却被君王当作玩物。这两句都寓慨于讽,寄慨深沉。

末联宕开一笔,写美人失宠后的悲苦。“乳莺啼晓销兰炷”,意谓美人清晨啼叫之时,正消香烧香之时(古代妇女早晨焚香以示虔诚)。“媚蝶伤春失蕙丛”,意谓蝴蝶迷恋春花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性(蝴蝶恋花)。“纵使多才如子建”,意为即使像曹植那样的多情才子(曹植有《洛神赋》等作品),也只能写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佳句(如:荡漾芙蓉水,清歌碧云天)却不能挽回美人逝去的命运(如《洛神赋》中所写的洛河之神“飘若游龙,缥缈兮容与”,最终化为洛水女神)。“祇能援笔赋惊鸿”句,意谓只有用文字来描写这只受尽摧残、最后死去的鸿雁,才能略表自己对美人的悼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讽谕诗。诗的前两联借华池阿阁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对汉武帝好色荒淫、残害忠良的批评。“明月”二句和“行云”二句都是从历史故事中提炼出来的警句,寓意深刻,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诗的三四联通过写美人失宠后的悲伤、孤独、哀怨以及美人的无奈和悲哀,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荒淫无度的谴责。最后一句“祇能援笔赋惊鸿”,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了统治者骄奢淫逸的本质,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毁灭的惋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