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农登,边将无功吏不能。
四十二年那忍说,西风吹泪过昭陵。

题:昭陵

岁农登,边将无功吏不能。

译文:

岁月丰收,但边关将领未能建功立业;

注释:

“岁农登”指年景好,农作物丰收;

“边将无功”指边关将领没有立功的表现;

“吏不能”指官吏们也没有表现;

赏析:

此诗首句描绘了丰收的农田和辛勤劳作的农民,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赞美。然而,第二句突然转折,指出尽管年景很好,但边关将领并没有做出任何贡献,这与前面的丰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得全诗更加引人深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注。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四十年的无奈和悲痛,西风吹过昭陵,仿佛能听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泪水,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刘锜的作品,具体创作年份不详。据《四库全书》记载,刘锜曾担任南宋时期的将领,并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由于当时政治腐败、朝廷无能等原因,他在战场上虽然英勇善战却始终无法取得显著的战果。因此,在这首《题昭陵》中,刘锜通过描述边疆的战争情况和将领们的无能来表达自己的失望和悲愤之情。

刘锜(约1162-约1237),字世雄、号龙川,宋朝军事家、诗人,封蕲王,庐江郡舒城县人(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他曾任江淮荆浙福建宣抚使兼知隆兴府。淳熙十一年(1184年),因上书论时政被贬谪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后历任两淮总领、江东路安抚大使等职。绍定五年(1234年)卒于道州(今湖南省道县),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武穆。

刘锜是南宋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作风格豪放,富有气势。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写战争情景和抒发爱国情怀为主题。《题昭陵》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战况和将领们的无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和对逝去战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南宋时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不满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