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当耳顺,涉世尚心劳。
倦矣归三径,皤然愧二毛。
留诗羞茗供,为客酿松醪。
晚照横篱落,呼儿课楚骚。
山居三首
行年当耳顺,涉世尚心劳。
倦矣归三径,皤然愧二毛。
留诗羞茗供,为客酿松醪。
晚照横篱落,呼儿课楚骚。
注释:
- 山居三首:作者自编的一组以山居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 行年当耳顺:年龄将近五十岁的人应该到了耳顺之年,也就是知天命的年龄。
- 涉世尚心劳:在人世间经历种种磨难,内心依然感到劳累。
- 倦矣归三径:已经厌倦了繁杂的世事,想要回归到自然之中,过一种隐居的生活。三径,这里指代作者的住所附近的三条小路。
- 皤然愧二毛:头发花白的样子,惭愧于自己的年迈。二毛,古代称头发变白为”皓首”,所以用二毛来比喻年老。
- 留诗羞茗供:留下了一首诗作为对茶的赞美。
- 为客酿松醪:为客人准备了一杯松酒,松酒是用松树叶子泡制的酒。
- 晚照横篱落:夕阳斜照在屋檐上,映照着周围的景物。
- 呼儿课楚骚:叫孩子学《楚辞》中的诗歌,以此来教育他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晚年归隐生活的诗篇。从“行年当耳顺”开始,诗人描绘了自己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虽然年纪大了,但内心依然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接着,“涉世尚心劳”,诗人表达了自己历经世事沧桑,内心仍然感到劳累的状态。然后,诗人转向自己的生活,“倦矣归三径,皤然愧二毛”,描述了自己厌倦了繁杂的世事,想要回归自然,过一种隐居的生活。最后,“留诗羞茗供,为客酿松醪”,诗人留下了一首诗作为对茶的赞美,并为客人准备了一杯松酒,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表达了诗人晚年归隐生活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