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从萧索,杯盘乐土风。
郡楼山向背,村坞树青红。
玉麈嗤夷甫,牙筹陋阿戎。
王侯真梦耳,穴蚁更论功。
【注释】:
海市:指幻境。萧索:凋零、衰落的样子。杯盘:酒器和盘子。乐土风:安乐的生活。郡楼山:指郡中高耸入云的山峰,也泛指郡中。向背:指高低、起伏或前后。穴蚁:比喻微不足道的人。穴:洞穴,蚁穴。论功:分功,评功。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张守与友人唱和的作品。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景:首句“海市从萧索”写幻境,“海市”即幻境。幻境本就荒凉衰败,故云“萧索”。次句“杯盘乐土风”写幻境中生活安定,歌舞升平。“从”,犹今言“有”、“兼”。三、四句写幻境中的自然景色,用笔简练,却形象生动。“郡楼山”是指郡城中的高楼大厦,“村坞树”是指村边山坞中的树木。“向背”指高低起伏或前后。这两句写幻境中山川林木的景色。“山向背”,既形容山峰的形势,又形容地势的高低起伏;“村坞树青红”,既写出村边山坞中树木的颜色,又写出山坞中树木的茂盛。后四句抒情:五、六句直抒胸襟。“玉麈嗤夷甫”(玉麈,指麈尾,一种手执的手杖。夷甫,指王夷甫)是说王夷甫(夷甫是王衍的字,晋朝名士王衍,曾参与司马氏篡夺西晋政权的政治斗争,为祸不小),他鄙视鄙薄自己(嗤),而讥笑王夷甫(陋)。“牙筹陋阿戎”,是说刘阿戎(阿戎是刘琨的字,他是晋朝将领,曾任并州刺史、幽州刺史等职,在晋室南迁中有功,但后来投降了石勒,被石勒任为尚书,刘琨很不服气,因此写下这首诗来讽刺刘阿戎)。“王侯真梦耳”,意思是说王侯们真是一场大梦罢了,他们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人。“穴蚁更论功”,意思是说像蚂蚁这样的小虫,还在那里争论功劳的大小呢!“穴蚁”,这里指那些微不足道的人,蚂蚁虽小,也能咬东西;“穴蚁更论功”,则说明这些蚂蚁虽然微不足道,但却能咬断大虫的腿。“穴蚁”一词,出自《庄子》“啮缺问乎郑国侨曰:‘吾闻贫者,人与之比者,不与之谋。今子修德而亡报我,吾闻之鄙谚曰:“见与师焉,敬而不受,虚而无所求,不与谋,无所受鱼与兔焉。”不知其可信也?” 啮缺曰:“然!”” “穴”即洞穴的意思,也指蚂蚁。《战国策·齐策五》:“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尺之岸,日取其寸,以是事去也,虽千里之远,一日死矣。”这是说,一寸长的棍子,一天可磨成两寸长;一万尺长的河岸,一天可加长一尺。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使距离非常遥远,只要每天前进一小步,最终也会实现目标。“穴蚁更论功”就是这个意思,蚂蚁虽小,但也能咬断大腿上的肉。诗人用“穴蚁”一词讽刺那些无足轻重的人。
【译文】:
幻境中海市蜃楼已萧条冷落,杯盘之间安乐的生活如诗。
郡中高楼矗立在山峦之上俯视四周,村庄周围的树木色彩斑斓。
嘲笑着王夷甫的傲慢,轻视他的浅薄无知;鄙视着刘阿戎的庸俗无能。
王侯们的富贵荣华不过如梦一般虚幻,微不足道的庸人还在争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友人唱和的作品。诗的前四句写幻境:首句“海市从萧索”,写幻境。“海市”即幻境。幻境本就荒凉衰败,故云“萧索”。“从”,犹今言“有”、“兼”。次句“杯盘乐土风”,写幻境中生活安定,歌舞升平。“从”,犹今言“有”“兼”。三、四句写幻境中的自然景色。“郡楼山向背”,“山向背”,既形容山峰的形势,又形容地势的高低起伏;“村坞树青红”,既写出村边山坞中树木的颜色,又写出山坞中树木的茂盛。末两句抒情:五、六句直抒胸襟。“玉麈嗤夷甫”(玉麈,指麈尾,一柄手执的手杖),是说王夷甫(夷甫是王衍的字),他鄙视鄙薄自己(嗤),而讥笑王夷甫(陋)。“牙筹陋阿戎”,是说刘阿戎(阿戎是刘琨的字,他是晋朝将领,曾任并州刺史、幽州刺史等职,在晋室南迁中有功,但后来投降了石勒,被石勒任为尚书,刘琨很不服气,因此写下这首诗来讽刺刘阿戎)。“王侯真梦耳”,意思是说王侯们真是一场大梦罢了,他们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人。“穴蚁更论功”,意思是说像蚂蚁这样的小虫,还在那里争论功劳的大小呢!“穴蚁”,这里指那些微不足道的人,蚂蚁虽小,也能咬东西;“穴蚁更论功”,则说明这些蚂蚁虽然微不足道,但却能咬断大虫的腿。“穴蚁”一词,出自《庄子》“啮缺问乎郑国侨曰:‘吾闻贫者,人与之比者,不与之谋。今子修德而亡报我,吾闻之鄙谚曰:“见与师焉,敬而不受,虚而无所求,不与谋,无所受鱼与兔焉。”不知其可信也?” 啮缺曰:‘然’”。 “穴”即洞穴的意思,也指蚂蚁。“万尺之岸,日取其寸”,这是说一万尺长的河岸,一天可加长一分米(一寸)。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使距离非常遥远,只要每天前进一小步,最终也会实现目标。“穴蚁更论功”就是这个意思,蚂蚁虽小,但也能咬断大腿上的肉。诗人用“穴蚁”一词讽刺那些无足轻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