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苍髯枝屈缴,失笑相惊在岩穴。
老翁手持绿玉杖,独立西风双鬓雪。
修然野服山家容,平生我亦怀高风。
彭泽归来入图画,真有人间靖节翁。

注释:

  • 古松苍髯枝屈缴:古松,指的是松树;苍髯,指的是松树上的苍老的松针;枝屈缴,指的是枝条弯曲下垂。
  • 失笑相惊在岩穴:失笑,是指大笑;惊,是指吃惊;在岩穴,指的是在山洞穴中。
  • 老翁手持绿玉杖,独立西风双鬓雪:老翁,指的是老人;手持绿玉杖,指的是拿着绿色的拐杖;独立,指的是独自站立;西风,指的是秋季的风;双鬓雪,指的是两鬓的头发如同积雪一般白。
  • 修然野服山家容,平生我亦怀高风:修然,指的是修长的身材;野服,指的是穿着简朴的衣物;山家,指的是山中的家园;容,指的是容貌或者性格;平生,指的是整个生活;我亦,指的是我也;怀高风,指的是怀念高尚的品德。
  • 彭泽归来入图画,真有人间靖节翁:彭泽,指的是彭泽县,一个地名;归来,指的是回来;入图画,指的是被画入画;真有,指的是确实有;人间,指的是人世间;靖节翁,指的是陶渊明,他被称为靖节先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松树的诗。诗人以松树为题,通过对松树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松树的喜爱和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首联“古松苍髯枝屈缴,失笑相惊在岩穴。”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古老的松树形象,它苍劲挺拔,枝干弯曲下垂,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诗人用“古”字来形容松树的年岁久远,用“苍”字来形容松树的颜色深沉,用“髯”字来形容松树的枝叶茂盛,用“屈缴”来形容枝干的弯曲形态。这些词语都充分展现了松树的特点和韵味。接着,诗人通过“失笑相惊在岩穴”这一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看到这古老松树时产生的惊讶和赞叹之情。这种惊讶和赞叹之情既来自对松树本身的敬畏,也来自对松树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同。
    颔联“老翁手持绿玉杖,独立西风双鬓雪。”诗人继续描绘了松树的形象,同时引入了另一位人物——老翁。老翁手持绿玉杖,这是对老翁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是对他与松树之间关系的暗示。绿玉杖象征着高贵、尊严和权威。而老翁独立于西风之下,双鬓如雪,则进一步突出了他与松树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老翁的尊贵与松树的平凡、坚韧相对比,从而突出了松树的不屈不挠和坚贞不渝的品质。
    颈联“修然野服山家容,平生我亦怀高风。”诗人进一步深入描绘了松树的形象,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松树品质的认同和敬仰之情。“修然”,即修长的样子,形容松树挺拔的姿态;“野服”,即山野间的服饰,形容松树质朴无华的外在特征;“山家”,即山中之家,形容松树生长于山林之中。这些词语都充分展现了松树的自然美和朴素之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认为像陶渊明这样的人物就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
    尾联“彭泽归来入图画,真有人间靖节翁。”最后两句诗人直接点明了自己的感慨之情。彭泽,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境内。陶渊明曾在这里担任过官职,后来辞官归隐田园生活。诗人在这里引用了陶渊明的名字,以此来表达对陶渊明精神的赞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陶渊明人格魅力的认同。靖节翁,是指陶渊明的别称。在这里,诗人将陶渊明称为“靖节翁”,既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意,也暗示了他对陶渊明人格的认同。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松树和陶渊明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