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勒马出城闉,箧里还为席上珍。
荆玉始分三献日,琼林终折一枝春。
惊天动地文堪掷,捉月拿云手定伸。
正遇汉庭新用赋,子虚须属茂陵人。
《送友人赴省二首》是宋代诗人刘弇的组诗作品。
刘弇(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历任知嘉州峨眉县和太学博士等职。他的诗作在宋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送友人赴省二首》展现了他对友情与才华的独特理解。下面将逐一解析这两首诗:
- 第一首诗:
- 第一句“飘飘勒马出城闉”,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开京城的场景,用“飘飘”形容其飘逸之态,“勒马”则显示了离别时的不舍。
- “箧里还为席上珍”,意味着尽管友人即将离京,但留下的诗文仍被视为珍贵的财富。这一比喻表达了对友人才情的珍视。
- “荆玉始分三献日”,借用古代礼制中的三献来象征友谊的长久与纯洁。
- “琼林终折一枝春”,通过“琼林”象征美好,“终折一枝春”意味着虽暂时分别,但友情如春天般永恒不凋。
- “惊天动地文堪掷”,意指友人的文章能震动天下,足以撼动天地。这反映了诗人对其文才的极高评价和深厚情感。
- “捉月拏云手定伸”,则描绘了一幅友人高超技艺的形象,如同能伸手摘星或操控风云,彰显其非凡能力。
- 最后一句“正遇汉庭新用赋,子虚须属茂陵人”,既表明诗人自己正值仕途上升之时,也暗含着对友人未来辉煌的期许。
- 第二首诗:
- “久蕴惊天动地文,乘秋得志正逢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文才的长期积累及其时机到来的感慨。
- “青钱万选终须中”,意味着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 “白玉三投始辨真”,通过反复尝试和考验,揭示了真正的价值往往需要时间来验证。
- “鹗荐比声乡贡日”,“鹗荐”指的是选拔人才的特殊机会,暗示友人应有机会得到朝廷的特别认可。
- “莺迁前试帝城春”,则描绘了友人在京城取得成就的生动画面,象征着荣耀和成功。
- “汉庭方尚春秋学,须作平津第一人”,这里的“汉庭”可能指的是朝廷或国家,“平津第一人”则暗示着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
刘弇的诗歌不仅是对友情、才华和时代背景的精彩诠释,同时也是对个人抱负和社会责任的一种抒发。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解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能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和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