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昔江流清得名,只今池面胜江清。
人间有镜磨秋骨,天上无宫敌水晶。
月借婵娟相表里,路分潇洒入逢迎。
会虽饱占银潢魄,莫似沧浪濯垢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清漪亭》。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平昔江流清得名,只今池面胜江清。(平昔,往日;清得名,因清澈而得名。)
    译文:以往江水清澈透明而闻名,如今池塘水面比江水还要清澈。

  2. 人间有镜磨秋骨,天上无宫敌水晶。(人间有镜,指人用镜子磨砺自己的精神;秋骨,形容人的骨头像秋天的骨头一样坚硬。天上无宫,指天宫没有与之相匹敌的珍宝。)
    译文:人们用镜子磨砺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像秋天一样坚韧;天宫中没有可以与水晶相媲美的珍宝。

  3. 月借婵娟相表里,路分潇洒入逢迎。(月借婵娟,指月亮借着明亮的月光;表里,比喻事物的内外;逢迎,指迎合、讨好。)
    译文:月光借着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整个景象,道路分外清晰,进入亭子时就像被欢迎和迎接一样。

  4. 会虽饱占银潢魄,莫似沧浪濯垢缨。(会,聚会或集会;银潢,银河;魄,星星;沧浪,指大海;濯垢缨,指清洗污垢。)
    译文:虽然能够聚集在银潢星群之下,却比不上在大海中清洗污垢后的清爽。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以清漪亭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追求。首联回忆往昔江水清澈的美好情景;颔联通过对比赞美了人间和天宫的珍宝;颈联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景色和亭子的优雅;尾联表达了即使有机会聚集在璀璨星辰之下也比不上在广阔大海中洗涤心灵的喜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