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辞聘卧枢绳,四海谁论目若营。
衰世竟闲援溺手,林宗好在寄吾声。
注释1:和安中咏陈仲举徐孺子二首,即《和安中咏陈仲举徐孺子》两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
注释2:陈仲举(163年—178年),字仲举,东汉末年陈郡人,东汉名臣、文学家、哲学家,著名士族陈元方之子,陈蕃之兄。曾拜司空掾,迁尚书郎,后被罢免,隐居不仕,著有《陈太丘碑文》、《陈季公碑铭》。他一生以德为先,注重道德修养。在任司空掾时,曾上书汉灵帝推荐名儒蔡邕,并亲自为其作碑铭。
注释3:徐稚(169年—236年),字孺子,东汉庐江舒县人。他是著名的隐士,与陈蕃、薛包齐名,号称“三君”。他为人恬静淡泊,好读书,不贪权势,隐居于东皋,耕于南亩。他的事迹传为千古佳话,后人将他列为八高士之一。
译文1:自从我辞别朝廷任命,就躺卧在枢机绳上,四海之内没有人能够谈论我的风采了。
注释4:在衰败的时代竟闲得如同手捧溺器一般,林宗先生喜欢寄寓我的名声啊。
赏析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陈仲举和徐稚两位隐士自比,表达了自己辞官归隐、远离官场的决心和志向。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绘两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也展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