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柱垂檐雪满山,今年寒食不胜寒。
何门可曳长裾语,高卧从教刺墨漫。
【注释】
八绝:指潘岳的《河阳县作》诗,共八首。春雪:即冬景。冰柱:像冰柱一样的雪花。垂檐:挂在屋檐上。雪满山:满山都是白雪。何门:哪个门户。曳长裾(jué):拖着长袍。语:说话。高卧:悠闲地躺卧。刺墨漫:用针线刺着墨画。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洛阳时写的。潘岳的《河阳县作》诗共八首,每首写一个场景,这组诗描写了冬天的景象,其中第二首写“冰柱垂檐”和“雪满山”的情景。“今年寒食不胜寒”,意思是说今年冬至的时候,天气特别冷,比往常更寒冷。“何门可曳长裾语”,意思是问:哪里可以有穿着长袍,悠闲地躺着,悠闲地谈话的人?“高卧从教刺墨漫”,意思是说:悠闲地躺在高床上,任凭别人随意刺着墨画,我则不去理睬。这首诗是诗人在洛阳时写的,当时他正闲居在家,心情抑郁,因而写了这首诗,借写潘岳的八首《河阳县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表现出他闲居无聊的心情。
首二句写诗人闲居洛阳时的所见所感,“冰柱垂檐雪满山”一句,描绘了一幅冰挂如柱,雪覆群峰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洛阳冬季的严寒景象。“今岁”一词,表明这是今年的寒冬腊月,天气格外寒冷。“不胜寒”三字,写出了诗人面对如此严冬,内心难以抵挡的那种寒气袭人的感觉。诗人此时身处洛阳,远离故乡,又因被贬为庶民,无法回到家乡享受温暖,所以心中难免有些伤感,再加上天气寒冷,使得这种伤感的情绪更加难以排遣。
“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潘岳的《河阳县作》共有八首,每一首都描绘了一个不同的场景,诗人通过这组诗来表现自己对潘岳作品的喜爱之情。而在这八首诗中,第二首是描写“冰柱垂檐”和“雪满山”的景色,因此诗人选择了这一首来进行赏析。
“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潘岳的《河阳县作》共有八首,每一首都描绘了一个不同的场景,诗人通过这组诗来表现自己对潘岳作品的喜爱之情。而在这八首诗中,第二首是描写“冰柱垂檐”和“雪满山”的景色,因此诗人选择了这一首来进行赏析。
“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八绝”。“何门”二字,点明了题目中的潘岳的《河阳县作》诗共有八首,每一首都描绘了一个不同的场景,诗人通过这组诗来表现自己对潘岳作品的喜爱之情。而在这八首诗中,第二首是描写“冰柱垂檐”和“雪满山”的景色的诗句。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冰柱垂檐、雪满山的壮丽画面。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之情。
“冰柱垂檐雪满山”一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冬日里洛阳的景色。冰柱垂檐是指冰凌悬挂在房檐上,而雪满山则是形容山上的积雪厚重到了极点。这样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冬日的洛阳,感受到了那种寒冷的气息和寂静的氛围。同时,诗人还通过夸张手法来突出洛阳的严寒程度。在这里,诗人将洛阳比作一个没有生机的世界,只有冰柱垂檐、雪满山的景象。这种写法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感染力,使人能够深刻感受到洛阳冬日的严寒与荒凉气息。
“何门可曳长裾语”这句诗也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它的意思是说在这样一个冰冷的世界里,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呢?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洛阳生活的厌倦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诗人还用“曳长裾语”来形容自己在洛阳的生活状态。在这里,“曳长裾”指的是穿着长袍,而“语”则是指闲谈。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洛阳生活的态度和感受,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高卧从教刺墨漫”这句诗则是一种无奈和自嘲的表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闲居洛阳时的心态和行为。他选择高卧在床上休息,不再参与世俗的交往和应酬,而是任由别人随意刺着墨画自己的肖像。这种态度既体现了他的清高和脱俗,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排斥。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洛阳景色的描绘和对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孤独、寂寞、冷寂的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