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镌紫石仅如斗,我贮清泉将作池。
养得小鱼终日看,老翁真个似童儿。

解析:

  1. 诗句分析:
  •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井埋盆作小池”:这一句描述了一个老翁模仿小孩子的行为,在自家院子里用土坑(汲井)和盆子来制作一个小水池。这里的“汲井”指的是从井中汲取水,而“埋盆作小池”则是指将盆子放在地面上制作一个小型的水塘。整个场景给人一种天真无邪、童趣盎然的感觉。
  • “退之句也去岁用此尝为小诗云”:这句提到了杜甫的诗句,可能是引用了杜甫的某首诗中的某个句子或者意象。这里可能暗指杜甫对童年纯真生活的怀念或者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美。
  • “半区茅屋裹疏篱无地容盆作小池只有案头翻笔墨”:描述了老翁在一个简陋的茅草屋中,用稀疏的篱笆作为围栏,没有地方可以安置一个大盆子来装水,只能利用桌上的笔墨纸砚等物品来模拟创作。这里的“半区”、“疏篱”和“案头”都传达了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状态。
  • “谁镌紫石仅如斗,我贮清泉将作池”:这句表达了对自然的珍视和利用。紫石可能是指天然的石头,而泉水则代表了清澈的水源。通过这些自然元素的比喻,展示了老翁如何巧妙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 “养得小鱼终日看,老翁真个似童儿”:描述了老翁每天观察小鱼游动的景象,仿佛回到了童年时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日子。这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状态让人联想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1. 译文: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井埋盆作小池;
    退之句也去岁用此,尝为小诗云半区茅屋,疏篱无地容盆;
    谁镌紫石仅如斗,我贮清泉将作池;
    养得小鱼终日看,老翁真个似童儿。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老翁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以老翁的形象作为主体,通过其独特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反映了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表达效果。

诗中还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如“汲井埋盆作小池”中的“汲井”,“退之句也去岁用此”中的“退之句”,以及“谁镌紫石”中的“紫石”,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节奏和谐流畅,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